4月,發改委增發80萬噸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和儲備棉輪出掛牌令國內棉市供應壓力逐步增加,中巴簽署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巴基斯坦棉紡織品有望納入關稅減讓范圍。4月下旬,國際大宗商品市場開始走弱,ICE期貨價格率先下跌。5月初,中美新一輪經貿磋商之際,美方宣布對2000億美元規模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短期市場避險情緒急升,內外棉期貨加速下跌,國內前期堅挺的棉花現貨價格亦出現松動,下游棉紗走勢延續弱勢局面。為對沖外部環境沖擊和宏觀經濟收縮風險,央行接連實行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并對部分中小銀行實行較低的優惠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資金穩定經濟增速。市場近期將密切關注中美貿易摩擦走向和國內供應壓力增加下的棉市承接情況。
一、價格走勢
(一)棉花價格
4月下旬,國際商品市場風險偏好回落,ICE期貨率先開啟下行,5月初,隨著中美貿易摩擦風波再起,外棉期現貨價格加速下跌,內外棉差價環比擴大756元/噸至1797元/噸,較去年同期擴大576元/噸(表1、圖1、圖2、圖3)。
(二)棉紗價格
4月份以來,國產棉紗價格繼續弱勢下行,印度棉紗價格延續前期強勢格局,國產紗價格高于外紗平均價格30元/噸,內外紗價差較上月縮小414元/噸,較去年同期縮小119元/噸(表2、圖4)。
(三)棉花、棉紗與滌短價差
4月,紗棉價差環比縮小185元/噸至7267元/噸,同比縮小427元/噸;受原油價格拖累,滌綸短纖價格出現下跌,滌棉價差環比小幅擴大190元/噸至7018元/噸,同比擴大277元/噸(表3、圖5)。
二、供需狀況
(一)全球棉花供需狀況
美國農業部2019年5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19年度,全球棉花總產量2578.6噸,較2017/18年度減少116.5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2671.7萬噸,較2017/18年減少1.3萬噸;全球棉花產不足需93.1萬噸(2017/18年度產大于需22.1萬噸);中國以外地區棉花產大于需184.5萬噸,較2017/18年度收窄131.6萬噸;2019/20年度,全球棉花總產量2731.5噸,較2018/19年度增加152.9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2741.8萬噸,較2018/19年度增加70.1萬噸;全球棉花產不足需10.3萬噸,較2018/19年度收窄82.8萬噸;中國以外地區棉花產大于需289.1萬噸,較2018/19年度擴大104.6萬噸(詳見附件1)。
(二)國內棉花供需狀況
1、棉花供應
2019年5月5-10日中央儲備棉輪出首周,共掛牌6.39萬噸,其中新疆棉3.03萬噸,地產棉3.36萬噸。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2019年5月10日,全國新棉采摘基本結束,按2018年度國內棉花預測產量610.5萬噸測算(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19年4月份預測), 截至5月10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605.9萬噸(其中新疆加工510.2),同比增加10.8萬噸;累計銷售皮棉413.9萬噸(其中新疆銷售337.2萬噸),同比減少24.0萬噸。
2、棉花需求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3月,全國棉紗產量為139.6萬噸, 1-3月棉紗累計產量為359.9萬噸,同比減少1.51%;3月份,棉混紡紗產量為49.8萬噸,1-3月份棉混紡紗累計產量為129.0萬噸,同比增加6.27%;3月份,棉布產量21.6億米,1-3月份棉布累計產量51.5億米,同比減少4.65%。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抽樣調查顯示,截至5月初,被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約為32天(含到港進口棉數量),同比增加0.3天;推算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70.6萬噸,同比減少2.2%;紗的產銷率為95.1%,同比下降9.2個百分點,庫存為21天銷售量,同比增加6.6天;布的產銷率為99%,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庫存為33.3天銷售量,同比增加1天。
三、進出口貿易
(一)全球概況
1、主要國家棉花出口(巴西、澳洲和土耳其同比增,美印同比減)
2018年9月-2019年2月,以全球棉花出口量前五名國家總和為基數,年度占比排名為:美國(39.9%),巴西(27.2%),澳大利亞(13.6%),印度(17.1%),土耳其(2.3%)。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澳大利亞(+5.4%),巴西(+3.6%),土耳其(+1%);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7.8%),印度(-2.1%)(圖6)。
2、主要國家服裝進口(歐洲同比減少)
2018年9月-2019年2月,以全球服裝進口金額前五名國家總和為基數,年度占比排名為:美國(39.4%),歐洲(41.7%),日本(12%),韓國(3.1%),中國(2.9%)。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0.6%),中國(+0.3%),韓國(+0.2%),日本(+0%);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歐洲(-1.2%)(圖7)。
(二)中國
1、中國棉花進口(總量環比減少,同比增加)
2019年3月,我國棉花進口15.22萬噸,同比增長4.5萬噸,同比增幅41.7%。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棉花進口125.61萬噸,累計同比增長56.9萬噸,累計同比增幅82.9%(圖8)。
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棉花進口主要來源國為:巴西(29.8%),澳大利亞(28.6%),美國(12.5%),印度(12.1%),烏茲別克斯坦(2.9%),希臘(2.1%),貝寧(2%),蘇丹(1.4%)。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巴西(+18%),澳大利亞(+12.3%),印度(+4.1%),貝寧(+1.2%),希臘(+1.1%);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33.3%),烏茲別克斯坦(-4.9%),蘇丹(-0.3%)(圖9)。
2、中國棉紗進口(3月同比增加,年度累計同比減少)
2019年3月,我國棉紗進口20萬噸,同比增長1.9萬噸,同比增幅10.5%。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棉紗進口114.72萬噸,累計同比減少7.5萬噸,累計同比減幅6.1%(圖10)。
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棉紗進口主要來源國為:越南(39.9%),印度(19.1%),巴基斯坦(12.3%),烏茲別克斯坦(6.7%),印度尼西亞(6.2%),臺灣(5.3%),中國(3.9%)。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越南(+5.2%),烏茲別克斯坦(+1.8%);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巴基斯坦(-4.3%),印度尼西亞(-1.8%),中國(-0.5%),中國臺灣(-0.4%)(圖11)。
3、中國服裝出口(年度總額同比大幅減少,出口美國增加)
2019年3月,我國服裝出口39.6億美元,同比增長7.3億美元,同比增幅22.6%。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服裝出口396.38億美元,累計同比減少4.3億美元,累計同比減幅1.1%(圖12)。
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國服裝出口主要目的地為:美國(24.1%),日本(12.3%),香港(4.4%),韓國(3.6%),英國(3.4%),德國(3.4%),澳大利亞(2.7%),越南(2.2%)。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美國(+2.2%),日本(+0.3%),韓國(+0.1%),澳大利亞(+0%);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香港(-1.8%),英國(-0.7%),越南(-0.3%),德國(-0.1%)(圖13)。
(三)美國
1、美國棉花出口(出口越南同比增加,出口中國同比減少)
2019年3月,美國棉花出口45.95萬噸,同比減少4.8萬噸,同比減幅9.4%。2018年9月-2019年3月,美國棉花出口169.83萬噸,累計同比減少28.4萬噸,累計同比減幅14.3%(圖14)。
2018年9月-2019年3月,美國棉花出口主要目的地為:越南(27%),巴基斯坦(12.8%),中國(10.5%),土耳其(7.2%),印度尼西亞(7.1%),墨西哥(6.1%),孟加拉國(5.4%),印度(4.2%)。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越南(+7.3%),巴基斯坦(+2.1%),印度(+0.4%),墨西哥(+0.2%),孟加拉國(+0.1%);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8.3%),土耳其(-2.2%),印度尼西亞(-1.5%)(圖15)。
2、美國服裝進口(3月進口中國同比增加)
2019年3月,美國服裝進口31.68億美元,同比增長2.4億美元,同比增幅8%。2018年9月-2019年3月,美國服裝進口272.99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16.0億美元,累計同比增幅6.2%(圖16)。
2018年9月-2019年3月,美國服裝進口主要來源國為:中國(32.2%),越南(15.8%),印度尼西亞(4.9%),洪都拉斯(4.8%),柬埔寨(4%),印度(4%),薩爾瓦多(3.5%),孟加拉國(3.2%)。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洪都拉斯(+0.5%),越南(+0.4%),印度(+0.3%),柬埔寨(+0.1%),孟加拉國(+0%);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印度尼西亞(-0.3%),中國(-0.2%),薩爾瓦多(-0.1%)(圖17)。
(四)歐洲服裝進口(總額同比小幅減少)
2019年2月,歐洲服裝進口36.4億美元,同比減少0.3億美元,同比減幅0.9%。2018年9月-2019年2月,歐洲服裝進口255.62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4.2億美元,累計同比增幅1.7%(圖18)。
2018年9月-2019年2月,歐洲服裝進口主要來源國為:中國(31.4%),孟加拉國(22.6%),土耳其(12.8%),柬埔寨(6.6%),印度(5.4%),巴基斯坦(3%),越南(2.7%),斯里蘭卡(2.2%)。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孟加拉國(1.5%),越南(0.3%),柬埔寨(0.1%);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0.8%),土耳其(-0.5%),印度(-0.5%)(圖19)。
(五)日本服裝進口(總額同比減少)
2019年3月,日本服裝進口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億美元,同比增幅13.1%。2018年9月-2019年3月,日本服裝進口84.51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4.8億美元,累計同比增幅6%(圖20)。
2018年9月-2019年3月,日本服裝進口主要來源國為:中國(61.4%),越南(14.5%),孟加拉國(4.7%),柬埔寨(3.9%),印度尼西亞(3.6%),泰國(2.8%),意大利(1.8%),緬甸(1.6%)。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越南(+1.2%),孟加拉國(+1%),柬埔寨(+0.8%),緬甸(+0.3%),意大利(+0.1%),印度尼西亞(+0.1%);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3.7%),泰國(-0.1%)(圖21)。
(六)印度
1、印度棉花進口(同比小幅回升)
2019年2月,印度棉花進口1.45萬噸,同比減少0.2萬噸,同比減幅14.2%。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花進口8.66萬噸,累計同比減少4.6萬噸,累計同比減幅34.7%(圖22)。
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花進口主要來源國為:美國(31.2%),澳大利亞(11.9%),埃及(9.2%),新加坡(5.5%),希臘(4%),巴西(3.1%),莫桑比克(2.2%),瑞士(2.1%)。其中,進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新加坡(+5.5%),希臘(+2.3%),瑞士(+2.1%),莫桑比克(+2%),巴西(+0.5%);進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澳大利亞(-11.6%),美國(-7.6%),埃及(-0.3%)(圖23)。
2、印度棉花出口(總量同比減少)
2019年2月,印度棉花出口9.29萬噸,同比減少4.8萬噸,同比減幅34.3%。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花出口52.97萬噸,累計同比減少6.3萬噸,累計同比減幅10.7%(圖24)。
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花出口主要目的地為:孟加拉國(34.2%),中國(26.4%),巴基斯坦(18.1%),越南(16.1%),印度尼西亞(2.1%),馬來西亞(0.8%)。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17.2%),巴基斯坦(+1.2%);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孟加拉國(-7.1%),印度尼西亞(-4.1%),越南(-2.8%),馬來西亞(-1.2%)(圖25)。
3、印度棉紗出口(總量同比小幅增加)
2019年2月,印度棉紗出口12.21萬噸,同比增長0.4萬噸,同比增幅3.7%。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紗出口71.37萬噸,累計同比減少4.1萬噸,累計同比減幅5.5%(圖26)。
2018年9月-2019年2月,印度棉紗出口主要目的地為:中國(27.1%),孟加拉國(17.5%),埃及(5.6%),巴基斯坦(5.5%),土耳其(4%),葡萄牙(3.4%),秘魯(3%)。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孟加拉國(+3%),埃及(+0.6%),秘魯(+0.1%);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土耳其(-2.2%),巴基斯坦(-1.5%),中國(-0.6%),葡萄牙(-0.5%)(圖27)。
(七)澳大利亞棉花出口(總量同比大幅增長)
2019年3月,澳大利亞棉花出口3.41萬噸,同比增長3.0萬噸,同比增幅821.6%。2018年9月-2019年3月,澳大利亞棉花出口45.54萬噸,累計同比增長19.7萬噸,累計同比增幅76.1%(圖28)。
2018年9月-2019年3月,澳大利亞棉花出口主要目的地為:中國(47.7%),不確定的國家/地區(20.8%),越南(14.2%),孟加拉國(6.7%),印度尼西亞(3.5%),泰國(2.7%),印度(1.4%),日本(1.3%)。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47.7%),印度尼西亞(+3.5%);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不確定的國家/地區(-20%),孟加拉國(-12.4%),越南(-6.7%),泰國(-3.5%),印度(-1.9%),日本(-1.7%)(圖29)。
(八)巴西棉花出口(出口中國同比大增)
2019年4月,巴西棉花出口7.18萬噸,同比增長4.3萬噸,同比增幅151%。2018年9月-2019年4月,巴西棉花出口101.6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1.1萬噸,累計同比增幅26.2%(圖30)。
2018年9月-2019年4月,巴西棉花出口主要目的地為:中國(36.6%),印度尼西亞(14.2%),越南(13.2%),孟加拉國(11%),土耳其(5.9%),馬來西亞(4.9%),韓國(4.1%),巴基斯坦(2.9%)。其中,出口占比同比增加的國家和地區為:中國(+27.2%);出口占比同比減少的國家和地區為:越南(-7.8%),土耳其(-5.8%),印度尼西亞(-4.9%),巴基斯坦(-4.2%),韓國(-2.4%),馬來西亞(-2.2%),孟加拉國(-0.4%)(圖31)。
四、宏觀經濟
(一)全球宏觀概況
2019年4月,中國和美國制造業PMI指數景氣度回落,日本、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上升。中國官方制造業PMI為50.10,盡管環比小幅回落,但仍位于擴張區間。主要追蹤民營制造企業的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20,較3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但擴張幅度有所減弱。(圖32,圖33)。
(二)國內金融市場情況
2019年4月,上海銀行間市場短期拆放利率環比繼續下降,中長期拆放利率開始回升。5月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隔夜拆放利率1.141%,環比下降29個基點,同比下降143個基點(圖34)。
2019年4月末-5月初,中美經貿磋商前景再次蒙上陰影,美方宣布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人民幣匯率隨即開啟貶值。5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6.7596,環比貶值0.59%,同比貶值6.16%(圖35)。
(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4月下旬,國際原油價格沖高回落,大宗商品市場風險偏好開始下降。5月8日,代表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收盤價179.75,環比下跌4.74%,同比下跌11.03%(圖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