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則消息:昔日日進斗金,日銷2000件服裝的沙河某檔口,如今夕陽西下,一天只賣10件20件,市場生意冷清難以為繼,老板們不知道路在何方。
對于處于紡織產業鏈的下游服裝市場在去年可以說是波動不小,有些服裝廠擠滿了工人加班生產,而有些則被迫關門,市場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按照往年慣例,一般開春后會是服裝業生產和拿貨升溫的階段,到五一勞動節前夏裝的高峰會出現,是上半年最賺錢的時候,所以說服裝行業的好壞,將對面料這環節產生直接的影響,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紡織市場已經進入了陽春三月,那么,究竟市場復蘇的如何呢?
1開工率上升明顯,市場好轉顯露
進入2月底,江浙地區各大織造集群開機率上漲明顯,截至上周末,盛澤噴水織機開機率恢復在8成以上、經編市場開機率恢復至7-9成、圓機開機率恢復至6-7成,整個市場綜合開機率已經快達到8成,與往年同期相比,開機率高了7個百分點左右。雖然在2月份,不少織造廠家傳出招工難的問題,但是隨著廠家薪資和福利待遇的上調,工人也基本已經到位,恢復正常的生產,再加上去年關門前,不少廠家手頭接了訂單,從而導致開年后廠家生產積極性較好,除了完成春節前訂單正常發貨之外,在旺季到來之前趕生產、忙囤貨、再出售也是他們的策略之一,從而導致了今年開機率回升好于預期。
2需求初步驗證,市場且行且珍惜
從各個方面的跡象來看,今年需求啟動已經逐步得到了驗證。我們從目前各大廠家出貨情況以及庫存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數紡織企業手頭多有訂單執行,無論是內銷還是外貿,市場還是在有陸續下單的。
長興一貿易商表示,已經在過完年后接到了500多萬米單子,并不比去年同期弱,按照現在的訂單量,即使不接單,過完3月能有保證,何況行情在復蘇,后續還會有訂單下來,所以上半年的壓力不會很大。盛澤另一生產仿真絲的廠家王總也表示,目前仿真絲產品需求在升溫,廠家每天都在忙碌的接單、發貨,訂單至少能維持到4月初。
此外,據聞河北、浙江、廣州等地的染廠已經有坯布排隊進廠的現象,市場釋放出積極的信號。
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之愁何時來?
何為今朝?隨著市場各項利好消息的傳來,前期預測的2019年景氣度將處于拐點處或將推遲:一方面,美國延后加稅落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2018年9月起加征關稅的自華進口商品,不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繼續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可見中美關系正向著好的方向進展,對外貿市場將帶來利好;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深化改革、互聯網+”等有關紡織服裝行業的兩會關鍵詞也將帶動整個行業積極轉型升級。在國內、國外市場均傳來利好消息時,筆者認為大環境實則有回暖跡象,因此對于3月份的需求和面料市場的行情,筆者相對看好,畢竟在季節性需求旺季的推動下,輕薄型面料的銷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但是接下來,行情會好到何種程度,現在皆是一個謎。我們必須看到“明日之愁”!正如年初筆者所分析的那樣,今年的面料市場還是深陷“內憂外患”之中。內憂是外地產能陸續上新,很多中西部地區產能集中爆發,如果產能順利起來,對市場沖擊很大,或將使得好不容易遏制的低價競爭、惡性競爭再次復蘇;外患則是東南亞地區的優勢在不斷擴大,隨著他們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人工成本才國內成本的一半,零關稅政策等,都將吸引很多訂單往東南亞轉移,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越南制造”、“緬甸制造”等等。
總體而言,紡織人都在期盼的“金三”其實已經在路上了,行情的好轉需要時間的驗證,我們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