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粘膠短纖市場價格持續下降,市場價報在14000元/噸左右。據統計,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粘膠短纖已經將近下降了1000元/噸,現階段市場表現混亂,企業實際成交價多以一單一談為主。
上游原料無明顯變動
短絨價格延續平穩態勢,棉漿及精制棉領域需求表現疲弱,山東長絲絨3650-3700元/噸、新疆3000-3050元/噸。
棉漿價格穩中偏多,漿廠報價延續減產,局部報價仍有上調意愿。華東主流漿廠報價7300-7400元/噸,實單仍商談中。
國產溶解漿表現僵持,漿廠前期檢修集中(青山、華泰多于10月末轉回溶解漿生產;太陽月初例行檢修并已重啟),行業庫存較低,漿廠價格堅挺7800元附近,局部報價偏高。粘膠廠因粘膠行情轉弱,壓價意圖明顯。
進口溶解漿暫無新報價聽聞,漿廠意愿維穩為主,下游粘膠廠受近期粘膠短纖行情弱勢影響,采購意向普遍走低。
下游需求不容樂觀
近兩個月粘膠短纖市場一直處于空頭狀態,市場產銷持續低迷,行業庫存小幅上升,市場心態由之前的淡定變成了慌張,無論是廠家降價促銷還是裝置檢修,下游追漲情緒均不積極,不少主流廠家庫存已經超過半個月。截至11月12日,粘膠短纖市場價格混亂,主流大廠擬14000-14200元/噸的低價大單拋售,市場多家工廠無明確報價出臺,多實行一單一談操作。從粘膠短纖基本面來看,進入11月不少中端廠家出臺檢修政策,行業負荷將從9成下降到8成左右,市場供應面有利好支撐;可市場整體需求卻不容樂觀,部分紗廠、織布廠多反饋今年12月份起有提前放假的計劃,這對將進一步打壓原料的采購積極性。有行業人士稱,今年乃至明年,整個經濟大環境預期偏空,粘膠短纖也難以獨善其身。
綜上所述:進入11月中旬,在大背景貿易戰下,棉紡織品市場內需總體平淡,價格將延續偏弱態勢。隨著臨近年底,為刺激消費及資金回籠,將出現部分大廠訂單底價出售,粘膠短纖也不例外,隨著高端廠家價格分化嚴重,部分偏高報價14500-14600元/噸,偏低14000-14200元/噸,市場價格趨于混亂,部分工廠仍舊醞釀新價格,下游采購心態略顯遲疑,部分試探性補貨,預計在短時間內價格或將持續穩中偏弱運行,可重點關注行業負荷變化及新價格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