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七淡、八活、九旺”,而今年七月份的紗線市場總體行情卻步步看漲,尤其是上游原材料行情始終呈現出貨緊價揚的紅火場面,紡紗廠的出廠價格上調幅度也較明顯,市場成交價自然也水漲船高,而市場總體成交情況卻基本體現的穩中趨淡的態勢。應該說紗線市場行情趨淡,價位攀升,是棉花、短纖的炒作上漲為“始作俑者”,而棉紡廠和市場經營商無意間做了“幫兇”,結果是下游織布廠成了“犧牲品”。
單位:元/T
品種 純滌50S 人棉30S 全棉30S 滌棉45S 80/20 滌粘50 1/2 65/35
7月1日 13800 15200 18700 15000 19800
7月14日 13600 15500 19000 15200 20000
7月27日 14200 15800 19000 15200 20000
一、純滌紗報價漲跌不一,成交較為低迷。七月份,純滌紗市場的成交情況總體呈現出:報價高開低支,銷量每況愈下。月初,由于上游滌綸短纖出現上漲行情,使純滌紗價位有所回升,如50S純滌紗由六月下旬的13300-13600元/T回升至13600-13900元/T,但不到一星期,由于上游滌綸短纖行情走疲,價位開始下回,由月初的9200元/T下落至8800-8900元/T左右,而下游織布廠的需求量進一步萎縮,使滌紗價位再一次進入下降通道中,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純滌紗價位在7月中下旬又開始出現回升,主要緣與上游滌綸短纖價位的逐日攀升,由8800-8900元/T一直一升至9600-9700元/T,紡紗廠由于受到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壓力,只能上調出廠價,市場成交價也相應被迫跟漲,但使一直較低迷的滌紗行情“雪上加霜”,尤其是高支滌紗50S、45S成交寥寥無幾。如目前低支滌紗的走貨量要普遍好于高支漲,尤其是21S、32S針織滌紗成交較活躍,目前市場上其中心成交價分別為11600元/T、12600元/T,分別比月初漲幅在800元/T左右。盡管目前滌綸短纖的是最低限價已達到9600元/T,且后市行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上游坯布內需的不斷回落,尤其是坯布價位的不漲反跌行情,使織布廠叫苦不迭,而目前滌紗價格一直以來接近或低于紡紗廠成本底線,所以滌紗后市又將進入尷尬的價格戰。
二、全棉紗價格穩中有升,成交低位下跌。本月,僅全棉普梳21S、32S、40S針織用紗報價略有上調,成交還相對活躍外,精梳紗和高支高密紗線的成交價陰跌不止,均價者較少。至7月上旬,由于國內棉花價格又有所攀升,如329級內地棉花成交價升至13200-13300元/T左右,鑒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棉紡廠上提棉紗的出廠供貨價。從圖中大致可以看出,全棉紗的報價在七月中下旬極其平穩,據筆者了解,市場成交價反而有所走軟,成交量日趨平淡,同時,棉花報價有所疲弱,目前329級棉花成交價在13000元/T左右,但部分大型棉麻公司的售棉熱情仍舊不高,觀望和囤貨的情緒仍占主導地位,主要是由于今年棉花的總體產量比預計的要少得多(今年部分地區水災較嚴重,如安徽、河 ,所以棉麻公司“守株待兔”的心里底線又一次上升。后期棉價將以整理為主。
三、人棉紗線位節節攀升,銷售不溫不火,本月,人棉紗行情可謂一片紅火,市場報價是逐日攀升,從上表上可以看出,人棉紗價格基本漲幅在600元/T左右,銷量以20S、30S、40S、30 1/2主要綻紡紗為主,對于人棉紗行情“淡季不淡”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①上游粘膠短纖價格的頻頻上漲,由月初的11900元/T一路上升至12500元/T左右,原材料的上升將使紡紗廠的生產成本上提,棉紡廠自然相應上調出廠價,使市場成交價同步走高。②由于前期人棉紗行情數月低迷,所以市場上經銷商和廠家的庫存實際上都不大,有的經營商甚至兩個月均不進貨,江浙市場上人棉環綻紡紗為了家儲備也明顯不足,盡管今年市場行情趨勢不均,大家對后市于 ,但經營商對人棉的囤貨熱情仍在。雖然人棉紗的行情看漲,但由于粘膠短纖的原料----棉漿 供應偏緊,使粘膠短纖的下跌空間基本不存在。所以短期內仍將呈現粘膠短纖價格堅挺。下游產品價格走疲的尷尬局面。
四、混紡紗報價欲漲不能,銷量異常清淡,滌粘紗的內銷略有起色,表現在32S、40 1/2、50 1/2 65/35中長強捻的穩定出倉和部分特種紗如斷彩、竹節滌粘紗的試單的到來,而其它滌粘紗鮮有成交,其更有也只是試樣階段,布廠尚無有利訂單支撐。滌棉紗總體成交情況依然呈現不溫不火的態勢,價格上升乏力。(施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