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通過走訪東方市場部分經營人士以及市場周邊的聚酯滌綸生產廠家了解到,廠商們普遍認為目前的行情已經到達階段性行情的頂部,想再度上漲比較困難。支持這種觀點的理由如下:
行情上漲幅度過大,技術上產生調整要求。計算本輪聚酯滌綸產品的上漲幅度,聚酯切片價格從7500元上漲到目前的8200元,上漲了700元/噸,上漲幅度為10左右;而滌綸長絲的上漲幅度則要大一些,如FDY150D/96F的價格從5月26日的0.98萬元/噸上漲到6月26日的1.09萬元/噸左右,上漲到了1100元/噸,該產品上漲幅度為11以上,而這僅僅是一月的上漲幅度,如果從滌綸長絲本輪行情啟動時的5月中旬算起,大部分長絲產品的上漲幅度都在25以上。由于本輪行情中滌綸長絲產品的上漲幅度要遠遠大于聚酯切片的上漲幅度,所以滌綸長絲產品從技術上更有調整的要求,近兩天市場上就有部分品種出現了100-200元/噸的回落。大多數市場人士認為一旦滌綸長絲市場降溫,上游聚酯切片的強勢行情也將很難作到獨善其身。
上游原料行情表現穩定,將從成本上形成聚酯切片、滌綸長絲行情的階段性頂部。本周以來,雖然PTA、MEG市場報價迭創新高,但市場實際交易價格卻始終穩定在5800、6700元/噸偏上。市場價格變化顯示,本輪行情是成本拉動性行情,所以當上游產品價格止漲走穩以后,下游產品還想“出彩”就顯得困難了起來。另外目前的這種原料價格讓聚酯切片企業在目前的價格水平有著不錯的收益,在有盈利做保證的前提下,聚酯切片、滌綸長絲行情在原料穩定的態勢下,階段性頂部將逐步形成。
十方聚酯聯合報價的7月報價定位對階段性頂部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市場作用。有市場經營人士認為,由于在國內市場有重要市場杠桿作用的十方聚酯聯合報價對7月報價有所偏離市場當前價格,僅僅為7900元/噸,與目前市場合同外8200-8300元/噸的價格差距明顯,此價格出臺之后,讓市場上看漲聚酯切片、滌綸長絲行情的經營者心態發生微妙變化,認為“十方”對目前的切片價格開始進行調控,切片行情上漲勢頭受到遏止,8300-8400元/噸的階段性頂部開始顯現出來。
目前聚酯切片、滌綸等產品鏈利潤分配比較合理,從大局看價格再度上漲相對有弊無利。按照當前的原料成本計算,聚酯切片目前的價格有400-500元/噸的邊際利潤,滌綸長絲的盈利空間也十分可觀,而下游面料用目前的原料織造也有小利,所以目前這種利潤的合理分配將使業內拒漲的心態出現,因為再度上漲的話,一旦下游沒有能力跟進,反而是得不償失。
最后目前是傳統淡季,基本面決定行情想繼續高舉高打比較困難。
綜合以上五大因素,業內普遍認為本輪行情已經上漲到了階段性的頂部,短時期內將是盤整蓄勢行情。但也有部分經營者開始看跌后市。(郭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