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乙二醇市場可謂一波三折,去年末,全球業內人士紛紛看好乙二醇市場,并預估供不應求的局面即將產生,由此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大行情。至今年3月份,乙二醇價格暴漲至7800元/噸,正當大家喜孜孜的等待8000元/噸乃至9000元/噸新的高價出現。卻等來了SARS,行情也像得了SARS一樣一落千丈,業內人士大跌眼鏡,恐慌心態愈演愈烈。短短月余,價格竟跌了將近一半;這種嚴重違反價值規律的行情,在SARS即將離去之時,終于開始回歸。整個產業鏈,在理性操作下,逐漸恢復了生機;時至今日,在“七死八活”的市場和心理作用下,調整開始了。分析如下:
1.供求關系是決定行情演變的關鍵
2003年到2004年,全球幾乎沒有新?乙二醇裝置,而去年末,美國又有幾套陳舊裝置因利用率低下而永久性關閉。在全球需求量年?6%的情況下,使得裝置負荷率大步提高,即使如此,供求關系還是在平衡中偏緊,這使得乙二醇行情在以后幾年里始終在偏高的價位里震蕩攀升。
2.外商的心態助長了乙二醇行情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乙二醇生產商,利潤率是可觀的,而全球生產巨頭也認為這幾年獲得高額利潤是應該的,四、五月份,乙烯價格每噸才300美元左右,而乙二醇卻高達450美元。按理說,完全仍有降價空間,可偏偏傳出他們檢修,降低開工率等信息。因此,今年的乙二醇要讓它大幅回調,可能性不大。
3.下游聚酯業良好的后勁支撐著
在SARS肆虐的上半年,出口受到了很大影響,即使如此,聚酯產量仍增長了10%以上。試想,在出口逐漸恢復,內需強勁增長,新?聚酯產能的作用下,原料的需求會下降嗎?
4.國際國內庫存量偏低會使調整軟弱無力
據海關統計資料,今年1~5月份乙二醇進口86萬噸,比去年同期降7,44%,而同期PTA進口了175萬噸,比去年同期?5,15%另外,PTA尚有翔鷺石化的新?產能力,可以看出,兩大原料進口并不同步。這使得國內的庫存將偏低,相信國際上的庫存也是偏緊,由于四五月份國內行情不好時,導致了好多減產動作,五六月份國內的大批量進口,將造成他們庫存偏低。在下游需求上,由于汽車生產的發展一日千里,冷凍液的需求,將有較大的提高。
5.高的裝置負荷率的背后會隱藏什么
當前全球的乙二醇裝置由于供求關系和高利潤率的驅動大部分已經是滿負荷了,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較高的故障率,檢修率就會發生各地乙二醇價格逐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