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聯酋為代表的中東紡織、服裝、鞋類市場是目前中國出口商品組成里分量最重的一塊。2002年中國銷往阿聯酋的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服裝及衣著附件總計約為3.5億美金。比2001年同期增長了一倍以上。中國紡織品類在迪拜市場上可以分成幾大塊----
面料類:主要以薄型面料為主。
裝飾布類:主要有窗簾,沙發布及配套產品,市場走量相當大,以非洲買家和當地印巴買家為主。
服裝及輔料:中東地區氣溫較高,一般人均選擇輕爽舒適的面料,款式以便服最受歡迎,產品涉及童裝、成衣、羊毛衫、圍巾頭巾、襪子等 。
床上用品類:以伊朗周邊地區印巴商人經營為主,但產品60%來自中國。
同時隨著阿拉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其對童裝的需求保持旺盛,在海灣地區2800萬人口中有900萬不滿14歲的兒童。隨著阿聯酋人口的逐年增加,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購物節等活動的開展,阿聯尊市場對輕工類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從市場發展趨勢看,進口鞋的數量正持續增長,而且進口商已逐漸從進口歐洲高檔鞋轉向更多地選擇從亞洲進口低價鞋,中國已成為阿聯酋鞋類產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國。我國制鞋業應該抓住這個最佳時機,加大拓展阿聯酋市場的力度,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
伊拉克重建無疑給本就火爆的中東市場更澆上一瓢油。一個國家戰爭之后,百廢待興,蘊藏著極大的商業機會,紡織品、服裝,鞋類等各種生活日用品的需求量也將大增。伊拉克要完成重建,將經濟與社會恢復到海灣戰爭以前的水平,將需要投入20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目前伊拉克人民生活貧困,日用品奇缺。重建后在織品成衣鞋類、醫療五金器 械等普通貿易項目上將有巨大需求。只要伊拉克經濟恢復到中東地區國家正常水準,在這些行業將有每年數百億美元的進口需求。而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優勢行業,如果操作得當,伊拉克很可能成為中國貨的天下。
由于中東的局勢,再加非典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眾多大型的專業展覽停辦,就連廣交會的中東客商也減少了70%。由于“非典”一時難以消除,下半年形勢也不容樂觀。但中東客商的需求依舊存在,他們正在為積蓄了很久的購買力積極尋找其他貿易采購渠道。毫無疑問,在中東舉辦的國際著名專業展覽會是他們的首選。因此,在此時能夠大 膽走出去的企業定會把握不可多得的機遇,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