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第八屆全國毛毯行業發展交流大會暨中毛協毛毯專業委員會三屆三次會議在山東臨沂召開,來自行業上下游的近200名代表共聚一堂,共商行業發展大計。
會議由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毛毯專業委員會主辦,山東新絲路工貿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劉家強在致辭中表示,現階段我們正面臨著全球增長放緩、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嚴峻的外部環境和現實轉型壓力使行業的發展處在艱難時期。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毛紡行業整體運行依然處于調整區間,行業整體形勢有所回落,企業經營壓力較大。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毛紡織共940家,同比減少11.3%;企業營業收入983億元,下跌3.26%;毛紡織企業利潤總額16億元,跌幅達42%;平均利潤率水平也遠低于紡織業3.85%的水平。2019年1~9月,毛紡產品進出口額累計125.5億美元,同比下降8.6%。毛紡產品出口總額累計93.8億美元,同比下滑5.5%。毛毯產品出口額累計22.8億美元,同比增長0.47%,基本持平。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整體毛紡行業發展下行壓力較大,預計明年壓力會進一步增加,毛毯領域同樣也面臨著行業發展瓶頸和困難,需要各位企業家對形勢認真研判,練好內功,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劉家強表示,越是在形勢不明朗的時期,越是需要企業間加強合作,抱團取暖,互相借力。
會上,毛毯專業委員會主任、山東新絲路工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春生對2019年毛毯專業委員會工作進行總結。2019年,在中毛協指導下,各成員單位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為推動毛毯行業發展、增進行業交流,開展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工作。
首先,召開毛毯行業發展交流會議。于2018年年底舉行的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毛毯專業委員會三屆二次委員會會議圍繞毛毯行業面臨的環保壓力及應對措施、毛毯行業裝備升級、新技術應用情況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代表就原材料價格、能源、經營等方面交流經驗心得,提出建設性意見,大家群策群力,加強毛毯行業凝聚力。
其次,持續開展市場調研工作。2019年5月~7月、華交會、春交會和秋交會期間,毛毯專業委員會秘書處開展調研工作,了解市場情況、對毛毯行業形勢進行研判。
第三,推動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毛毯專業委員會提出《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毛毯產品》團體標準的制定,并于2019年4月組建編制小組開展標準編寫工作,目前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預計2020年初發布。同時,《輕薄性經編針織毯》標準初稿已完成,部分指標數據正在檢測中,預計2020年上半年召開標準審定會。
第四,組織開展全國毛毯名優精品推薦活動。2019年毛毯名優精品評審推薦活動共評選出精品12個、優質產品8個、科技創新產品3個。
在談到2020年工作計劃時,錢春生表示,毛毯專業委員會將重點4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組織建設,二是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綠色生產進程,三是持續堅持行業調研工作,四是加強平臺建設作用。
會上,劉家強宣讀了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2019毛毯名優精品推薦產品名單(名單附后)。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丹發布了中毛協毛毯專業委員會關于毛毯行業的調研報告。2014年~2019年,中毛協毛毯專業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多次走訪調研,較為全面地掌握了行業產能、運行質效、內外銷市場、技術裝備、能源消耗、排污治污等方面的情況。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毛毯印花生產線從2015年的230條縮減至目前的180條,產能減少約20%。受不利因素影響,行業運行阻力加大,企業運營壓力增加,贏利能力減弱。從外銷市場看,從2000年出口3270萬條到2018年出口7.17億條,我國毛毯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穩步上升,性價比突出。但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國際市場需求疲軟、貿易環境風險上升等不利因素困擾,毛毯行業近年來出口壓力逐步上升。從內銷市場看,近5年來穩定的需求為毛毯行業內銷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毛毯內銷主要以自主品牌零售、貼牌加工和專業市場批發為主。另外,毛毯企業通過建立自己的電商平臺不斷拓展內銷業務。近年來,毛毯行業發展的亮點頻現,主要體現在裝備升級步伐加快、綠色清潔生產逐步推廣、大氣污染物排放和治理取得成效、兩化融合智能化建設初步探索等四個方面。但行業在發展中也遇到了成本壓力持續上升、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創新能力亟待加強等突出問題,需要行業企業積極應對。
在提到行業發展任務時,劉丹表示,接下來,毛毯行業需要在加強科技創新、構建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提升行業管理水平、推進三品戰略實施、尋求行業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自強革新、自我突破,從而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第八屆全國毛毯行業發展交流大會環節,來自院校、科研機構、毛毯企業、設備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對當前環保政策、先進環保設備、優秀企業管理經驗進行了介紹和經驗分享。
會議由毛毯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山東新絲路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喜斌主持。
生態環境部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標準制定負責人、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新疆塔里木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籌建負責人龔䶮介紹了我國環境監測標準的總體情況和制定環境監測標準的規范性文件,我國環保標準體系——水環保標準體系、大氣環保標準體系和土壤環保標準體系。龔䶮提出,紡織行業面臨的環保問題應該以系統化思維進行綜合考慮,主動提高源頭管控和清潔生產管理,若能系統化解決印染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氣,完全可以達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
“十三五”期間持續推進全域全體系標準體系建設,最終目的是推動全國范圍內污染物總量減排下降。2020年,新的紡織印染廢水標準即將要出臺,新的水標準對COD的要求不再作為主要嚴控,可以和污水處理廠協商議價,但是新增加嚴格了重金屬,化學毒性,生物毒性等指標,這個標準出臺也許會對一部分即將要提升改造的企業造成影響,這些企業將面臨新的技術工藝選擇。新時期,環保管理面臨新要求,最合理的方式是找到真正懂行的專家,提供環保管家服務,助力企業做對策性研究,從源頭抓環保,將來的環保管理就如同稅收統籌一樣,用這樣的方式來統籌環保指標。未來的環保管家很重要的任務是做環保統籌,單位產品的污染指標怎樣控制、某些工藝如何優化……將來,環保管理和污染防治統籌將會成為系統科學。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教授萬愛蘭從拉舍爾毛毯發展現狀、生產裝備、創新工藝和開發4個方面介紹了拉舍爾毛毯的創新設計與研發。萬愛蘭表示,提花技術是針織技術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織造實現凹凸花紋,花型持久,減少了印染工序;色紗織造減少了后道印染排污壓力,配合提花技術可進行色彩提花的創新開發。她同時也指出,綠色是當代發展的主題,同時也是針織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循環再生纖維極大地減輕了廢舊紡織品對壞境造成的壓力,實現循環、低碳與高附加值的統一,針織產業要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機遇,迅速融入“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行動計劃,提高針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針織大國向針織強國的轉變。
香港裕民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金標、副總經理Patrick paap、副總經理張偉中分別從德國MBK在圓網印花機發展史上的貢獻、技術參數、標準配置、大花回型號、技術先進、高壓滲透單元、高效烘干機、專利注冊的鳥翼風機、MBK三種進布方式、印花單元與烘干機的鏈接、毛毯無蒸洗方案、物聯網系統等12個方面介紹了德國MBK網印技術在毛毯行業中的應用。
在環保、高效、智能創新經驗分享環節,漢唐傳動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斌介紹了耐磨印花導帶的發展情況;青州市優耐特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慶勇從研發創新角度介紹了優耐特鎳網除膠循環利用系統;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曉亮分享了新型水性糊料及配漿自動化方面的研究進展;蘇州明葵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光華針對定型機油煙機消防安全隱患給出了精準防控方案;紹興鑫昌印花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建國重點介紹了高產能制網設備及3D數碼花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