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以“纖維新材料的發展及趨勢”為主題,在騰訊會議平臺上為我國化纖行業業內人士帶來了一場線上直播公開課,當天的直播間互動區觀眾提問踴躍,反響熱烈。
這是“纖維空中大講堂”自開講以來的第三節公開線上課。
自新冠肺炎疫情年初在我國暴發以來,各類醫療防護用產品,特別是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重要性備受全國上下關注。而醫療防護用品功能性的體現和凸顯,在相當程度上要依靠使用功能性化纖材料去實現。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功能性、差別化、綠色化發展趨勢的不斷推進,化纖產品除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個性化民用市場消費升級需求,還在產業用、軍需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醫療防護就屬于化纖產品重要的產業應用市場之一。
在此背景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同時作為推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的一項重要服務,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組織開展,推出了“纖維空中大講堂”線上系列講座活動。
該活動自4月23日開始,于每周四晚上進行,一直持續到6月23日。
在4月23日舉行的“纖維空中大講堂”第一節講座上,東華大學MBA導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碩士生導師陳邦偉以“紡織品牌的跨界營銷模式”為主題,就“云時代”紡織企業品牌發展趨勢、品牌視覺識別系統流程、紡織品牌設計的模式、紡織企業跨界營銷模式等內容進行了介紹。
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的行業線下專業性展會基本“停擺”,面對這種情況,化纖企業該如何進行品牌宣傳和市場拓展是很多學員都關心的問題。對此,陳邦偉建議,化纖企業目前推介產品,可以在保持基本款產品的基礎上,有節奏、分步驟地推出一些特色新產品,重點強調這類產品的功能性等突出特點,而不能一下子推出所有特色產品,以避免新產品銷售不暢的風險集中凸顯。
“纖維空中大講堂”輸送思想養料
在4月30日舉行的“纖維空中大講堂”第二節講座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佳濱以“智能制造,賦能未來”為主題,結合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義烏華鼎錦綸股份有限公司3家化纖企業各自的智能制造方案,重點介紹了我國化纖行業目前推進智能制造的相關情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在5月7日舉行的“纖維空中大講堂”第三節講座上,朱美芳介紹,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三大發展方向。其中,關鍵戰略材料包括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則包括了自修復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低成本高溫超導材料等。她還結合相關課題研究方向,重點介紹了聚酯纖維的抗菌改性、軍民兩用聚乙烯醇新型吸波纖維材料、人-物互聯交互電子纖維等纖維新材料的研發現狀和應用進展。
接下來的講課嘉賓還將有:東京大學特任教授古月文志、恒逸集團總裁倪德鋒、恒力石化(大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溫浩等。
多名來自大專院校、行業協會和化纖龍頭企業的主講嘉賓,通過“纖維空中大講堂”這一直播平臺,將講解的內容還有納米級超細纖維的制備與應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化纖產業的并購與整合、聚酯企業如何有效運用金融工具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