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染料行業自歐美發達國家向亞洲發展中國家遷移的完成,目前中國染料產量已經占據全球總產量的近70%。如今,中國不僅是最大的染料產出國,也是最大的染料需求國和出口國。來自浙江上虞的浙江龍盛,是中國染料的一面旗幟。
三大產業,齊頭并進
記者從公司財務總監盧邦義了解到,龍盛集團創立于1970年6月13日,經過40多年的開拓進取,目前在全球20余個國家設有融資機構,在11個國家建有工廠,已發展成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所屬控股子公司100余家的全國前500強民營企業。
圖為龍盛控股財務總監 盧邦義
公司創始人阮水龍老先生的傳奇創業故事也在民間廣泛流傳,盡管84歲高齡的他現已退居幕后,但留下“人生在世 事業為重”的敬業精神,“一息尚存 絕不松勁”的拼搏精神卻時刻激勵著每一位龍盛人。
手握龍盛和德司達,爭做紡織化學品行業第一
我國紡織品出口最大的瓶頸是紡織品的生態問題。為了打破歐盟技術、貿易壁壘,龍盛致力于開發高性能、低能耗的環保型生態染料,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創新成果,改變了高端產品過分依賴進口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顯著提升中國在全球染料業的地位。同時,龍盛不斷加強染料應用技術推廣,著力提升應用服務水平,在業內率先實現為下游客戶提供染料開發、組方、色彩服務、印染服務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開創了染料經營新的商業模式。在2010年,龍盛集團成功對世界染料龍頭德司達公司的全球業務實行完全控制,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完善技術服務和產業標準、以染料為核心的世界級紡織化學用品生產服務商。
染料漲幅不停,紡織行業回暖
3月下旬以來,化工行業事故多發,導致產能供應減少,其次,印染行業目前正在進入傳統的生產旺季,此前對行業的悲觀預期,導致印染企業備貨較少,染料供給產能的突然減少,加劇了下游的恐慌心理。這些外界因素悄然推動了化工行業原材料的漲價趨勢。近期中美貿易摩擦的緩和,染廠的生意雖然起色不大,但是開機率在慢慢上升,也從側面表示紡織市場在慢慢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