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單也叫余單、尾單,是由國外大品牌提供面料、版型,到國內尋找廠家生產。質量合格的,就是專賣店里的“正品”。
分類
原單貨
由于低成本勞動力等因素,國外品牌會把原料、配件、版型等拿到生產國來制作,然后再拿回去銷售?紤]到原料制成成品過程中各方面的損耗,提供原料時會多給3%,即"計劃報廢物資",以防萬一。廠家在完成訂單后,利用剩余的原料,偷偷制作版型一模一樣的產品,這就是原單貨。它和"真貨"的惟一區別,不過是"庶出"而已,數量較少。
還有一種"原單貨",是因為種種問題,被品牌商拒收的"外轉內銷",有時數量頗多。最常見的是顏色差異,即與外商要求的不一致,但是質量仍然能夠保證。
跟單貨
"原版"的面料,搭配一批國內輔料(如扣子、拉鏈、襯里等),采用和正品一樣的版型做出原來的款式,這就是"跟單貨"。雖然"跟單貨"有時做工相對馬虎點,細節比專柜貨差點,但關鍵是與正品有一樣的版型和面料,關鍵是"血統"相同,穿上身,效果一樣,而且因為都是由生產專柜貨的大廠家生產,所以質量工藝并不差,有時比國內一些所謂名牌的正品貨要好的多。
外貿原單
簡單來說就是國外一些大客戶依據官方發布的正品為模板,另找的國外廠家生產,出廠后直接運回本國銷售,一般多見于國外大型企業或批發商,此類商品和正品比較,線頭較多,有明教,在做工和用料上面也會有差距,但是性價比極高,是超A品質的,市面大多所說原單皆為此類商品。
追單貨
當廠家的原版面料全部用完,商家又追著要貨,怎么辦?好在版型仍在手上,就在國內采購一批類似的面料按照原版加工,這就叫"追單貨"。
質量差異
一般來說,毛衣的原單相對比較多,數量上也比較有優勢,這是因為毛線類服裝容易出現瑕疵。牛仔褲的原單相對較少,且尺碼很難齊全。鞋子也是一樣。
T恤和外套等品牌差異較大。
所以在買外貿服裝時,要仔細看,首選要選擇原廠生產的所謂"原廠三兄弟"因為原廠的可以保證版型和做工不會和專柜貨有太大區別,其次不要期望每次都能買到原單的商品,因為原單商品大都是有相對特殊的渠道的,不是批發市場里隨處可見的。一般情況下只要能買到跟單的服裝就是非常劃算的。而且性價比高,和專柜貨相差無幾,但價格要便宜一半。這些東西都是不被檢查及格,只能販賣,說真不真,說假不假的貨物。
仿貨并不算是原單,因為沒有通過品牌公司的允許下制作,并且連材料都不一樣。
生產地區
全國生產外貿服裝主要有兩個地區,以長三角和珠三角為主,形成國內外貿服裝出口重鎮,主營日韓外貿服裝出口,而歐美大牌的代工廠家由于歷史的原因多是找的香港工廠,隨著經濟發展和區域成本的升高,香港生產資源和人工競爭能力已然下降,越來越多的歐美大牌代工轉移到與香港毗鄰的珠三角設廠。
價格差異
一件所謂的外貿服裝從廠家出來凈成本不會太高,但最終流入批發市場的價格卻是偏高。首先這些貨的原單也就是合同額內的一部分,它們經過另一個渠道步入商場各專柜的身價已是至少四位數以上的天價,這樣的話,因為它們品牌款式質量的關系,價值也會跟著上升。在消費者心目中也有好的印象,造成了市場的“稀缺性”。在經濟學中,“稀缺性”帶來價格的上漲是必然的,因此這個是價格偏高的主要原因。另外,珠三角外貿代工廠家主要的分銷市場是香港、臺灣、韓國和東南亞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條件好,帶來的消費能力強,外貿服裝的行情也看漲,所以連帶效應使得整個批發價格也上揚。
還有就是,珠三角外貿代工廠家另外一個分銷渠道是全國各大市場內批發大鱷們,同樣的產品從廠家到商家手頭加上費用及利潤,價格自然又提高了。
價格差異原因
當然,因為這種種分別,它們的價位也是不同的~所以你可能會看到,同樣是一個品牌的衣服,款式大約也是一樣,為什么價格會不一樣呢?以上的這些就是分別。
由于涉及制作面料成本,設計理念,技術工藝,品牌風格等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使得日韓的原單衣服比歐美品牌服裝的價格低很多,經常是低到1比10(當然市場數量上可能是10比1),我以為可以這樣打個比方,日韓服裝相當于一罐加糖的可樂,歐美服裝則相當于是一杯美酒,究竟選哪樣,就看你的定位是什么。
識別方式
看針腳
識別方法,真正的外貿服裝對于針腳要求很高,每英寸有多少針腳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所以直觀上看,真正的外貿服裝的針腳均勻細密,而贗品就往往顧及不了這么多。 有的時候,也有由于針腳題目而被退單的貨,分辨的話可以結合上面一些特點來具體分析。
看輔料
有時候,真假外貿服裝在面料上難于區分,就要從小處著眼看輔料,真正的外貿服裝的輔料大多都是客供,做工精致,帶有品牌的特征,比如拉鏈、紐扣、衣服上的小標識等等,有的還帶有品牌的標志,假如做工粗糙,或者大批量衣服使用同種紐扣等輔料,就可能是贗品。
看是否水洗
真正的外貿服裝很多都經過預先的水洗工序,這樣不輕易縮水,手感好,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得以清除,而贗品很多都沒有經過這一工序,這一點在面料的手感和觀感上都有明顯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