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農民,憑著自己精湛的紡織技藝和吃苦耐勞的堅忍品格,把一個手工小作坊做成了現在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純棉手工織布基地。他就封丘縣農民鄭文賓。
鄭文賓所在的封丘縣黃陵鎮位于黃河灘區,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土地貧瘠,群眾生活極其貧困,許多當地農民都是白天下地鋤草挖土,晚上回到家里紡紗織布,憑借著夜以繼日的辛勤勞作勉強能夠養家糊口。鄭文賓從小聰明好學,吃苦耐勞,很快就從長輩們身上學會了精湛的紡織技藝。因此,他的老粗布織得比別人更快、更多、更好,銷得也就更遠。隨著農村土地的包產到戶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鄭文賓覺得自己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他率先掙脫了土地的束縛,成了黃河灘區最早的老粗布紡織專業戶,讓祖輩流傳下來的這些獨門手藝,成了自己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艱難探索,鄭文賓在繼承世代相傳的那些獨門手藝的同時,對傳統老粗布的紡織工藝和工具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他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地總結出“捍、彈、紡、織”四字經,成為老粗布紡織的工藝訣竅和行業標準。鄭文賓還通過“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獨特工藝,在老粗布紡織中開發提花、繡花等一系列新工藝,實現了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給黃河灘區的老粗布傳統工藝注入了新的活力。經過鄭文賓的改革創新,散發著泥土氣息的黃河灘區老粗布,一舉成為走俏國內外紡織市場的熱門貨。他也成了黃河灘區率先富裕起來的人。
率先擺脫貧窮的鄭文賓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1989年,鄭文賓正式注冊成立了“河南夜來坊純棉工藝品有限公司”,把封丘縣黃陵鎮周邊十幾個村莊的農民兄弟緊緊吸引到自己身邊。鄭文賓采用“公司加農戶”的合作方式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從生產到銷售所有環節的系列服務。作為“夜來坊”的總經理,鄭文賓經常走村串戶為大家手把手地傳授老粗布的工藝訣竅,現場幫助大家解決技術難題。在鄭文賓的不懈努力下,目前的“夜來坊”已經成為河南唯一的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從事純棉織粗布服裝、床上用品和手工藝品的名牌公司。
2007年,為了充分發揮老粗布“親和皮膚、透氣吸汗、防螨止癢、環保天然”的獨特優勢,“夜來坊”提出了“傳承古老文明,織造時代尊品”的經營理念,先后開發出三件套、四件套等粗布床上用品,襯衣、睡衣、家居服等粗布服飾,以及粗布四季毯、手工布鞋、粗布手工紡織品等系列產品,使“夜來坊”生產經營的粗布手工紡織品的花色品種達兩萬種以上。
2011年,鄭文賓的公司與北京一商紅都服裝服飾有限公司品牌強強聯合,在省會鄭州設立了紅都·夜來坊全國營銷中心。現紅都·夜來坊公司發展有傳統木制織機千余臺,專業紡織設計師16人,優秀手工紡織員工2800多人。產品已發展為三大系列:床品、服飾、家居飾品。紅都·夜來坊已陸續在北京、上海、南昌、張家界、麗江等地設立辦事處,已銷至京、津、冀、魯、遼、新、浙、蘇、滬等國內地區,遠銷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在鄭文賓看來,“夜來坊”目前的種種成就,還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讓黃河灘區老粗布,通過今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真正成為譽滿海內外的著名品牌,讓這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傳統產品,在不斷走向世界的同時,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