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5月26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稱,今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5778批次,同比增長103%,涉及貨值1.238億美元(約合7.68億元人民幣)。不過,其中不合格項目中包裝標識不合格占比較大,質量安全不合格的則有134批次,同比下降了18.7%。
質檢總局對進口兒童服裝、玩具、嬰幼兒紙尿褲、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進行了統計。
數據顯示,進口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檢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07批,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纖維成分與標識不符等。產自孟加拉國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質量問題最嚴重,連續2年位居我國進口不合格兒童服裝檢出批次首位,其次為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或地區生產的兒童服裝。對存在質量安全不合格兒童服裝,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全部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
進口兒童玩具檢出不合格96批,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毛絨玩具機械安全不合格,玩偶穩定性測試不合格,用于玩具包裝的塑料袋平均厚度不合格,無3C標識、警示說明不合格等。所涉及不合格兒童玩具來自韓國、越南、吉爾吉斯斯坦、香港等地,涉及品牌有無印良品(MUJI)、樂高(LEGO)、赫妮詩(HENES)、MAMMUT(猛犸象)等。
進口嬰幼兒紙尿褲(墊)檢出不合格3135批次,同比增長228.9%,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產品標識不符合要求,對于標識不合格產品,檢驗檢疫機構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要求,監督進口企業進行技術整改,以滿足相關要求。
進口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檢出不合格223批,是去年同期的16倍,其中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18批,其余為產品及包裝標識不合格。不合格產品主要包括水杯、木制兒童筷子套裝、塑料制造型模具、兒童餐具、兒童牙膠、玻璃制奶瓶、兒童訓練筷等,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脫色、高錳酸鉀消耗量、蒸發殘渣、丙烯腈單體殘留量等項目不合格。
這一類別涉及品牌有畢巴(BEABA)、生活工廠(lifefactory)、查蒙蒂納(TRAMONTINA)、麥肯奇(munchkin)、寶寶舒(BEBECONFORT)等,主要來自法國、越南、巴西、美國等地。
在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方面,共檢出不合格2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批,已做退運處理;其余為產品及包裝標識不合格。
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辦公室主任李靜表示,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的兒童用品,檢驗檢疫機構依據《商檢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實施了銷毀、退運及技術處理,嚴防不合格兒童用品流入國內市場。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也公布了《2015年流通領域兒童用品抽查檢驗情況》,雖然未出現危害人身安全的情況,但各種性能指標不合格的問題同樣存在, 抽檢的樣品一半以上來自網絡銷售平臺。
檢測數據顯示,有63種兒童服裝不合格,主要不合格問題為色牢度、纖維含量及標識不符合標準,包括Tex、杉杉童裝、Disney、米奇、戴維貝拉等知名童裝品牌。另有標稱“揚州優卡兒童用品有限公司”、“阿迪達斯體育(中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不合格童鞋16種,主要不合格問題為標識、感官質量(兒童鞋的外觀及鞋碼是否準確),以及耐折性能項目。
此外,學生用品質量較好,抽檢未發現不合格。針對不合格兒童用品,北京市工商局已責令不合格商品經營者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并全部立案并實施行政處罰。
要準備六一禮物了,提醒各位大小朋友在選購兒童產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購玩具和童車時,產品上應有“CCC”認證標志,不要購買帶有可能會被吞下或者吸入小部件的玩具,以及帶有尖端或粗糙邊緣的玩具。使用時需關注年齡分組和警示說明。
2.選購兒童服裝時,應檢查扣子和裝飾性小物件是否牢固,避免購買含有涂層印花或者較多小部件的嬰幼兒服裝,并在認真清洗之后供嬰幼兒穿著。
3.選購嬰幼兒紙尿褲時,應該選購包裝完整,外觀整潔,標識清楚,無異味的產品。
4.選購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時,應注意查看中文標注的使用說明,包括產品名稱、材質,應盡量避免顏色鮮艷的產品。
5.選購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時,要選擇適合兒童體重和年齡的座椅組別,在安裝座椅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正確安裝。
6.如果通過網購途徑購買到不合格產品,可以要求退貨,經營者應滿足要求。經營者如果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消費者可撥打12315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