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源狀況:
甘肅省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草原面積2億多畝,盛產牦牛皮、綿羊皮、山羊皮及部分黃牛皮和細雜皮,加上臨夏的三甲集、天水的張家川兩大全國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制革資源十分豐富。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省現有皮毛販運戶7 000多家,皮毛貨棧120多家。年上市省內牛皮96 萬自然張,羊皮473萬自然張,外省流入的牛皮每年為250-3 50萬自然張, 羊皮900-1200萬自然張,其它細雜皮每年上市量約80-100萬自然張。原皮呈現出地域廣、數量多、品種多、質量不一等特點。在每年全省上市的牛皮中,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主要是牦牛皮,牦牛皮主要集中在甘南州、臨夏州及河西走廊的天?h和肅南縣等少數民族地區。
甘南州、臨夏州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屬典型的農牧過渡地帶,在這條牧區與農業區結合的河西走廊上,自古以來就是西北主要的茶馬市場。它西部的青海、新疆、西藏為我國主要的牧區;北部的內蒙、寧夏以及省內的天祝、肅南縣,南部的四川阿壩州均為我國重要的牧區。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政策的實施,在全省深入貫徹以牧促工,振興民族工業的方針,使得這些地區的畜牧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皮毛販運空前活躍,形成了以臨夏河灘關、三甲集及天水張家川等各種大大小小的皮毛市場。其中臨夏州五縣一市的集市中,牛、羊皮年上市量在一萬張左右的集市有21個;年上市量在一萬張以上五萬張以下的集市有14個;年上市量在五萬張以上五十萬張以下的集市有 5個;年上市量在五十萬張以上的有2個,即臨夏的河灘關和廣河的三甲集。全州年擁有牛、羊皮數量高達773.6萬自然張,其中牛皮 156萬張,牦牛皮128萬張,占牛皮總量的80%。而天水張家川當地僅產少量的黃牛皮、山羊皮,所上市的皮張主要來自周邊省份,年交易皮張 800萬自然張左右,其中牦牛皮數量大約在120萬張,僅占上市總皮量的 15%。
從皮張上市量的時間看,臨夏州各集市的牛皮上市量主要集中在秋末冬初,皮張以鮮皮和鹽濕皮為主;而春季到夏季為上市的低潮,交易量很小。甘南州、天祝縣、肅南縣的皮張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屠宰期,且以鮮皮為主。天水張家川一年四季交易量基本一致,皮張主要是鹽濕皮和甜干皮,鮮皮量極少。
甘肅省內集散的牦牛皮數量由四大部分組成,即市場流通量,貨棧收購的中轉量,省內自產自用的皮張量,省內制革企業自購的皮張量。據1999年調查統計,全省年擁有的牛、羊及其它細雜皮的總量約1900- 2219萬張。其中牛皮346-446萬張,包括每年自產牛皮96萬張,牦牛皮為76.8萬張,占自產皮量的80%;外省流入甘肅省內的牛皮250-350 萬張,牦牛皮約占60%,即180萬張左右。由此可知,全省年擁有牦牛皮總量約256 .8萬張。
二、現狀分析
甘肅省現有多種所有制的制革、毛皮及制品生產企業120多家。其中制革69家,年生產能力200萬標張,主要生產牦牛修面革、羊皮服裝革、底革及少量黃牛正面革。
在這69家制革企業中,工業管理系統內的皮革企業有11家,大多是國有老企業且以生產牦牛皮為主,近幾年來,由于企業管理機制落后,技術開發能力弱,一直生產多年不變的老產品,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市場需求,造成大部分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其余58家制革企業主要是鄉鎮和私營股份制,這些企業相當部分沒有制革生產經驗,又無技術力量,生產僅保留在粗加工水平上,造成重復建設、重復生產,不僅浪費資金也浪費了寶貴的原料皮資源。另一方面,發達省份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不斷占領甘肅市場,也極大地制約了甘肅皮革工業的發展,致使甘肅皮革工業近十年來嚴重滑坡。
據有關部門統計,1986年全省完成皮革產量58.83萬標張;1990年全省完成皮革產量127.3 萬標張,創歷史最高水平;1999年全省僅完成皮革產量12.6萬標張(其中系統內的制革企業完成1萬標張)。單從牦牛皮生產情況看,由于牦牛皮自身的皮質較粗、底多、傷殘大等特點,多年來甘肅省的牦牛皮制革一直停留在鹽濕皮和低檔修飾面革、鞋底革的加工上,附加值很低,產品沒有市場;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積極性,造成在甘肅省內有資源無產品的尷尬局面。
從原料皮上市時間和形態分析,甘肅省的牦牛皮主要以鮮皮為主,非常適合制革加工企業的生產。而甘肅省的傳統觀念認為牦牛皮做不出高檔皮革制品,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近幾年國內制革發達的地區,借助他們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利用甘肅省流失的牦牛皮制作高、中檔的牦牛皮服裝革、沙發革、箱包革,其產品主要出口俄羅斯、日本、北歐、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部分產品又返銷到甘肅省。
從甘肅省制革加工能力分析,即使所有的制革企業完全達到設計能力,與全省所擁有的原皮資源相比較,也占不到總皮量的1/3,這也促使大部分原料皮流失到外省制革發達地區。據1999年的統計數字,在全省流失的原料皮中,僅河北省無極縣就高達450--500萬張,如果以每張 20元的較低利潤估算,每年給甘肅省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9 000萬--10000 萬元。
總之,甘肅省的資源豐富,市場開發潛力巨大。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方針的實施,借助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進行跨地區的橫向聯合,在甘肅省內建立牦牛皮開發研制基地,必將帶動甘肅省皮革行業的發展,促使甘肅省的資源利用,振興甘肅的皮革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