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3/14(一生一世)從事家紡布藝、家居軟裝行業的人士,我們也在憧憬著我們的“家居中國夢”,即未來中國布藝軟裝行業將進入一個品質飛躍的發展階段,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將成為世界家紡布藝生產與消費第一強國。”
馬年已至,中國家居人征塵未洗,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回落到七上八下的區間內運行,2013年中國家紡行業連續以兩位數速度平緩增長,并從量變向質變邁出了堅實穩健的一步。
展望2014年,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表明,對房產市場的調控思路將從抑制需求轉向增加供給,而這或許將是家居業最大的福音。與此同時,第十八 屆三中全會業也再次設定了歷史航標,明確國內集群式城市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目標。經濟類資深專家共同預測,截止到2030年,國內城鎮人口將從 6.3億人增加到9.9億人,人口規模超過100萬的城市將從153座增加到226座,人口規模超過500萬的城市將從14個增加到32個,城市化率將達 到70%左右。如此穩定而可觀的市場預期,為我國家居家紡行業實現由大變強的發展戰略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與空間。
在新型的美麗中國之路 上,家居業面臨著一個大潮浩蕩、充滿機遇的巨大市場,行業需注重的,正是在這動力轟鳴之前,以新材料與新工藝為引導,銳意創新,融入新的居住環境所需,創 造新的家裝之美,在城市擴張與商圈規劃的演進中,在剛需復蘇、保障房建設加快、二手房市場回暖之中,在差異化競爭越來越明朗之中,贏得機會,贏得未來。
新的一年,經濟走向、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智能化時代、城鎮化、電子商務等備受關注的高頻詞匯承載著行業上下對未來的愿景期許。家居夢,中國夢,我們將以夢為馬,躬行踐履。
三十余年來,中國家紡布藝行業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當今中國的家紡布藝行業,無論從產業基礎到市場規模,從產品數量到產品的品種,堪稱世界的生產大國和 消費大國。然而這一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改革開放提供的機會,讓我們學習、借鑒甚至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相關產業的結果。而在行業產能極度擴張,產品高度同 質化的當下,行業、市場的發展必然受到制約,進入發展的瓶頸。
然而,正如滔滔不絕的長江水,當進入峽谷時,水流會降速,但一旦沖出峽 谷,將會更加奔騰澎湃,氣象萬千。中國的布藝行業正在困境中徘徊,在積蓄能量,醞釀新一階段的爆發。這能量來自于市場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在市場適者生存, 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作用下,一大批企業正潛心于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內部管理、設備、技術和產品的二次改革與創新。家紡布藝行業中,以“中國創造” 取代“中國制造”的曙光已經顯現。中國布藝行業正步入以“品質”為標志的發展新階段。
當前,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定,進一步釋放出市場經濟的強大力量。這一力量是深圳國際家紡布藝暨家居裝飾展覽會生存發展的依靠,也是我們實現“家居中國夢”的根本保障。由此,我們堅定的相信,我們的“家居中國夢”一定會從夢想走向實現。
--廣東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 黃錦權
我認為紡織業會成為最早享受改革紅利的行業之一,未來中國將依靠改革釋放紅利來締造20年的平穩增長期,在這樣的背景下紡織業相對來說也將得到更好的空 間。首先,紡織業是充分市場化的行業,第二,在給予民營經濟合法地位,明確規定與國有經濟擁有平等權利的情況下,民營經濟將得到空前發展。第三,建立有利 于民營經濟發展的現代投融資體系,現代金融體系也將對民用經濟占主導的紡織業起到推動作用。最后,隨著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城鎮化快速發展,也將為紡織業釋 放更大的需求空間。
從國內形勢來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有序推進,城鄉居民收入隨經濟發展而穩步增長,將為紡織產品內需消費擴大提供重要基礎。2014年隨著各項以穩增長、 調結構為主要目標的調控政策的效果顯現,國內經濟保持平穩增長以及內需市場消費能力逐步提高的條件存在,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 進,也將對市場環境與信心產生正面影響。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三期疊加的狀況,在經濟增長中穩中 有憂,也有險,經濟運行依然存在較大下行壓力。
受宏觀形勢的影響,中國紡織工業正面臨以“增長、責任、電商、延伸、融合”為主要內容和特征的新浪潮,這也是中國紡織工業下一步發展所面臨的新紅利。
首先是需求增長,另一個機遇則是技術突破。當前的中國紡織工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新的制造系統和生產設備產業的發展將為行業帶來了新一 輪技術革命。在科技持續演進的大背景下,行業對科技創新的運用也呈現出多種新趨勢。一是建立在互聯網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結合基礎上;二是以新資源開發利 用、節能環保技術為鮮明符號的循環經濟;三是行業正借助與IT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時尚產業的邊界融合,引發新的、更高層次的消費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