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電磁輻射場強安全
北京
由首都經貿大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與北京森馥科技有限公司對北京市二環路以內區域進行電磁輻射測量。根據城市測繪地圖,將二環路內區域劃為1xlkm或2x2km小方格,取方格中心為測量位置;并選取北京市二環內南北方向7條主要交通干道進行間隔200米選取一個測量點的加密檢測,測量高度為1.7m,測量儀器為意大利PMM公司的8053 P及電場測量探頭EP-300,儀器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校準。主要參數:頻率為100k-3 GHz,量程:0.1-300V/m,各向同性。測量頻率已覆蓋以上所提廣播、電視、電臺、手機基站、微波爐、電磁爐等信號。每個測點連續測量5次,每次測量時間不小于15s,并讀取穩定狀態的最大值,求出平均值和統計場強值。電磁輻射場強測量結果為最高3.95 V/m,最低0.22 V/m。盡管有場強的分布不勻,但即使是最高值也遠低于暴露限值。
哈爾濱
以哈爾濱市城區街圖為基準,對7個行政區按2 km×2km劃分了86個網格。監測點取網格中心位置,考慮到建筑物、樹木等的屏蔽影響,部分網格的監測點做了相應的調整。
采用PMM8053A電磁輻射分析儀,EP330射頻探頭,測量指標為綜合電場強度(V/m)。該文作者以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提出的12V/m場強為公眾導出限值,得到的檢測結果為:86個監測點中有67個檢測點的電場強度金0.5V/m、有18個檢測點的場強為0.5~12V/m,以上均低于GB8702標準的公眾導出限值;僅1個測點的場強為12.64V/m,超出GB8702標準的規定。
成都
成都地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影響與水平:通過對城區典型移動通信基站電磁環境影響監測分析結果,移動通信基站產生的電磁電磁環境影響隨著距離增加總體上呈減少趨勢,在距離基站30m范圍外的測值都處于10-4W/m2量級以下,對基站所在樓頂面的影響值處于10-2W/m2量級及以下,對基站所在樓內的影響值大多處于10-4W/m2量級,對鄰近建筑位置的影響值處于10-3W/m2量級及以下,均滿足國標公眾照射限值0.4W/m要求。
廣州
《廣州市區廣播電視發射塔電磁輻射調查》顯示,其測量對象為廣州電視發射塔和廣東電視發射塔周圍的功率密度(W/m2),監測儀器為德國產EMR -300型場強儀,儀器探頭為8型。
距離電視塔不同間距時的功率密度,說明電視塔周圍的功率密度是隨間距的加大而變小的,并受周邊的高壓線和山脈影響有波動。但即使在靠近電視塔的測點測得的最高值也只有0.0259W/m2,最小值為0.0032W/m2。按照GJB5313,不考慮頻率差異,暴露限值為0.3W/m2,為實測最大值的10倍以上。即使是最嚴的衛生標準GB 9175-1988,暴露限值為0.1W/m2,也為實測最大值的4倍以上,即實測功率密度僅為最嚴標準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