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通過土地流轉并地的全面推廣和高新節(jié)水技術及良種良法配套的實施,全州棉花單產逐年提升,植棉效益穩(wěn)步提高,但棉花手工采摘成本也逐年提高,為了實現(xiàn)種植效益最大化,各植棉縣(市)、鄉(xiāng)鎮(zhèn)(場)積極示范推廣機械采收棉花。經(jīng)測算,2013年綜合棉花生產物質成本、單產、平均收購價格、采收成本(藥劑投入、采收費、交售運費、采摘人員伙食等雜費)等各項指標,機械采收較人工采摘棉花效益每畝高238元以上。且機械采收較人工采摘省時省力,使得今年棉農進行機械采收的積極性明顯高漲。
據(jù)統(tǒng)計全州完成機采棉種植模式80萬畝,完成計劃面積50萬畝的160%。其中:博樂市45萬畝,完成計劃面積25萬畝的180%;精河縣35萬畝,完成計劃面積25萬畝的140%。截止10月16日,全州已機械采收8.13萬畝。其中:精河縣1.93萬畝,博樂市6.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