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健功能紡織品年會在漢川召開,并正式發布一種新型纖維材料——殼聚糖纖維無紡布。
該無紡布研發專家、青島大學馬建偉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殼聚糖是由甲殼素經化學處理后得到的一種高分子物質,主要來源于蝦殼蟹殼,是世界上僅次于植物纖維的第二大生物資源,可自然降解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殼聚糖纖維不僅像桑蠶絲一樣“輕、薄、透”,還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及螯合吸附性能,在面膜、尿不濕、衛生巾和護墊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據介紹,目前中國高端面膜生產所需的基布大多采用日本企業生產的384蠶絲面膜紙,導致市場供不應求,廠方借壟斷地位不斷抬高原材料價格。
而上述這種提取于蝦蟹硬殼的殼聚糖纖維,目前已攻克技術難關,開始工業化量產。這一新技術的應用,有望打破國內保健功能紡織品高端原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海南立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小輝告訴記者,這一新型無紡布性能優越且具有價格優勢,“2015年預計可以銷售面膜基布1億片。”
《中國保健用品產業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到2015年,保健功能紡織品行業的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規模,并逐步將傳統紡織產業,調整和改變成為高附加值、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
在保健功能紡織品專家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保健功能紡織品產業已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復合型朝陽產業,尤其在本輪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中,誰掌握了核心急速,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