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標·助推器
yarnexpo紗線展
已經發布的《棉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指出,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科技革命必將推動棉紡織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在科技發展重點工程中,智能制造更是被首要提及。進一步提升行業智能制造整體水平和占比,是十四五時期棉紡織行業的重點任務。
傳統紡織業歷來有著"千人紗、萬人布"老說法,但在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紡紗企業已然意識到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是未來發展趨勢,紛紛變"制造"為"智造"。而已陪國內棉紡企業步入19個春秋的yarnexpo紗線展,則親眼見證了紡紗廠是如何一步步摘掉"用工多"的落后帽子,成長為當下的現代化智能紡企。每屆紗線展上棉紡企業所帶來的展品背后,是更少的萬錠用工與更穩定更先進的設備工藝。
蘇州震綸棉紡有限公司
展位號:1.2館 H51
"棉紡不是高端產業,但是一定要做產業高端。"這是震綸棉紡董事長沈培榮2003年建廠之初制定的戰略定位。他曾說,棉紡企業必須走"高起點、快發展、高效率、低消耗、零污染"的綠色發展之路。
一直以來,都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踐行在生產各個環節中的蘇州震綸棉紡有限公司可以說是我國棉紡織行業的排頭兵企業,震綸棉紡緊跟當前環保、綠色、時尚、循環和再生及可降解潮流,歷屆展會上展出的環保粘膠、天絲、莫代爾、再生粘膠等一系列綠色環保產品都能吸引現場專業觀眾的駐足問詢。
震綸棉紡總經理顧志明表示,企業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進行節能減排改造,實行了諸多的節能減排措施,這些措施離不開工廠自身裝備的"綠色化"。當前,震綸棉紡已實現智能化、數字化制造,配備了德國特呂茨勒清梳聯和并條機、歐瑞康賜來福青澤細紗機、豐田細紗機、日本村田渦流紡、日本村田自動絡筒機以及瑞士洛瓦空調系統、品特在線監測系統等一大批國際領先的裝備,使震綸棉紡在裝備水平、自動化制造、產品檔次、生產車間環境等各個方面都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
據了解,2006年至今,震綸在產業轉型升級、設備技術改造中總投資超過15億元,且做到生產過程100%自調勻整和在線檢測,實現紡紗生產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近兩年在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情況下,震綸棉紡的紗線成為國內外諸多大牌服裝企業指定產品,始終保持產銷兩旺。
顧志明表示,希望棉紡企業不再給人亂和臟的印象,擋車工不再變成苦和累的代名詞。多年來,震綸一直為此在努力,不惜投入巨資進行自動化改造,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震綸的不斷發展,棉紡業一定會迎來一個新的時代。
在2022yarnexpo春夏紗線展上,我們定將看到一個全新面貌的震綸棉紡與觀眾再度相聚。
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展位號:1.2館 H52
在yarnexpo紗線展的棉紡展區,魏橋紡織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展商之一,每次參展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2021yarnexpo春夏紗線展上,魏橋紡織召開了新品發布會讓觀眾大飽眼福;2021yarnexpo秋冬紗線展上當場宣布的碳中和愿景更是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揭榜單位里,魏橋紡織榜上有名,獲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
打造智能工廠建"數字魏橋"。魏橋紡織董事長張紅霞表示,近幾年企業不斷加快智能化改造,在疫情期間建設了綠色智能化工廠,自主開發的魏橋紡織I3.0系統,建立了獨具魏橋特色的專家知識庫、配棉系統、無縫化纖維區域物流系統、在線質量監測系統、基于5G高速網絡的數據流系統,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訂單管理、實時成本分析和準確成本核算、全流程的質量及設備在線檢測與監控體系,建成了全過程質量可追溯透明工廠,使得銷售接單、生產安排、工藝設定、設備維修、車工看臺、環境調節等決策依據均來源系統數據和分析,從原料進車間到工序生產、自動包裝入庫,基本上是無人化生產。
未來,魏橋紡織將加快數字化改造步伐,建設智能工廠,在存量資產上進行改造提升,力爭'十四五'期間全部實現智能化,持續推動'數字魏橋'建設,推進企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
對于即將到來的2022yarnexpo春夏紗線展,魏橋紡織表示仍會攜最新展品亮相,期待和觀眾的見面。
福建新華源紡織集團有限公司
展位號:1.2館 E66
作為yarnexpo紗線展的老朋友,新華源此次春夏紗線展帶來的展品有Sasaer系列紗線、莫代爾系列紗線、萊賽爾系列紗線、差異化產品以及七彩色紗等系列產品。新華源集團總裁陳文表示,希望借展會之機,接觸上下游伙伴,進行深入交流,尋找合作的新可能。
福建新華源從一個3萬紗錠規模的小企業,借行業發展風口而上,如今已發展成為旗下擁有四個紡紗生產基地、百萬紗錠規模的集團企業,集團連續幾年在中國棉紡織行業綜合競爭力排位名列前茅。近年來,智能化管理不斷在紡織行業掀起浪潮,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福建新華源也將提升智能制造的比重,2020年福建新華源"立華智紡"項目已開始建設,計劃投入26億元,2021年3月份第一條生產線可投產,打造一個全智能化管理的紡紗示范企業。未來五年內,集團將要形成200萬以上紗錠的中大型紡紗企業。
陳文表示,產品方面,未來將加大創新力度,品種結構上往高附加值、中高端、差異化轉型,從原來占優勢地位的粘膠原料向多元化的原料應用,比如向萊賽爾、腈綸、錦綸、莫代爾和精梳棉等純、混紡產品發展,加強與上下游企業聯合,共建平臺、品牌共享,做好服務。
19年來,與國內棉紡企業風雨同行的yarnexpo紗線展已不單單是連接展商與觀眾的商貿平臺,儼然也成為了行業源頭發展的風向標,更是企業轉型的助推器。在這里,觀眾探尋最新的紡織源頭資訊,在源頭中捕捉趨勢靈感;在這里,展商與上下游企業對接商貿需求,用紗線般的韌性,攜手彼此做大做強中國紡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