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的變化,面輔料商在工藝、健康和環保等方面持續研發創新。intertextile面輔料展圍繞更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以高質量供給為創造高品質生活持續發力。4月14-16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2022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現場,“洞見”面料發展的如下趨勢。
趨勢一:柔性生產模式
在疫情的有力管控和全行業的努力下,中國紡織業運行呈現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面對市場繁榮、競爭激烈的行情,紡織行業需要更加先進的生產方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要求,柔性生產應運而生。
柔性生產是為適應市場需求多變和市場競爭激烈而產生的市場導向型的先進生產方式。上海絲綢集團品牌發展有限公司Lily女裝使用柔性生產的方式,減少了首單量,并依靠快速反應滿足客戶需求,降低庫存。無獨有偶,上海九皋服飾科技有限公司也采用了柔性生產的模式,結合抖音線上平臺的推廣,從開發到訂單交付僅需要15到20天。
快速高效的做出產品供給市場和消費者,滿足目前消費者的需求是紡織服裝產業的一大趨勢。柔性生產增強了紡織企業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消除冗余無用的損耗,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改善了產品質量,是面輔料供應商和服裝供應鏈團隊配合,針對消費者的體驗、時裝成衣化的實際運作、品質要求和性價比等作出的一項重要改革。通過敏捷型開發加精益型生產的模式,面料和服裝產業得以不斷生產出迎合消費者喜好的產品。
趨勢二:平衡傳統與時尚
近幾年,漢服與華服在年輕圈層中的熱度不斷發酵,原本淡出人們視野的傳統紡織工藝再一次被搬上流行的舞臺。在強勁的勢頭下,如何平衡傳統與時尚變成了國風品牌的必修課。這其中,將華服經典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的木棉道,始終堅持對手繪、手繡、手工扎染等傳統工藝的執著,讓帶有傳統手繪的面料在秀場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木棉道秉承華夏服飾的經典古韻,使華服在形態上和神態上回歸本質,讓華服不僅是一股潮流、一份懷念,而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適合職場、休閑、聚會時便捷得體的著裝。讓消費者樹立起民族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在世界上呈現和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氣韻。
圍繞中華文化,眾多國風品牌逐步打造以傳統工藝與時尚相結合的新驅動文化產業鏈,與消費者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如手工刺繡、非遺的傳承人手工制作授課等,并展開官方跨界聯名合作,國風與時尚深度融合中涌現了很多成功案例值得紡織服裝人學習探討。
中國傳統紡織技藝流派豐富,集中華造物藝術與美學理念于一體,極具文化價值。在新時代新美學和時尚的引導下,傳統紡織技藝將迎來開放和發展的新變化。
趨勢三:可持續時尚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領域,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一直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活躍力量。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微觀基礎,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主體和動力來源。在可持續發展理念引領下,“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推進下,2021intertextile秋冬面輔料展現場,蘭精、愛慕股份、新澳紡織、恒田、前進牛仔等企業紛紛講述了他們用切實的行動踐行雙碳目標,引導生產及消費方式的低碳轉型。
由愛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產業鏈合作伙伴蘭精集團共同開啟的“AIMER RENEW x天絲™ 0碳計劃” ,以愛慕旗下愛慕兒童品牌“0碳產品”、“AIMER RENEW愛慕環?扉W店”為依托,倡議時尚品牌、合作伙伴及消費者關注“碳中和”,關注人類共同的未來。廣東前進牛仔布有限公司啟動了“前進X天絲™牛仔產業鏈零碳行動”,在自身影響范圍內,采取行動積極推動行業綠色升級,打造可持續時尚牛仔產品。恒田企業有限公司在以科技、時尚、綠色為引領的戰略轉型背景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競爭層次,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戰略轉型中,開展恒田蘭精零碳天絲™莫代爾纖維的時尚女T恤碳足跡測評,用切實的行動踐行低碳環保,倡導綠色生活。
通過捕捉時尚技術、預測需求走向、把控流行趨勢,2022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將繼續為紡織行業廠商提供來自行業一線在地性依據,指引紡織供應鏈的趨勢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