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16日,為期三天的2018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以下簡稱“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期舉行。作為一年一度的國際紡織行業盛會,本屆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對近3400家全球面輔料企業的品牌展示,吸引了來自104個國家及地區的82314名專業買家到場參觀,比去年增長15.2% ,被視為整個產業鏈實現創新驅動和協同發展的助推器。
創新 解鎖商貿新領域
“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是獲得最新市場信息與反饋的首選之地。”浙江巴貝紡織有限公司開發設計部副經理竺云海表示,過去公司的經營方向主要集中在家紡面料生產方面,與FRETTE、羅萊、富安娜、夢潔、羅卡夫都有合作。但竺云海坦言,如今企業在市場里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通過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我們洞悉了行業的風向,于是在去年下半年,我們推出了服裝面料系列,尋找到了品牌新的突破點。”
竺云海表示,公司十分重視服裝面料業務板塊,從創意到后期設計都聘請了強大的設計師陣容,設計開發能力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在本屆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上,很多服裝企業負責人和設計師們都對我們新推出的系列十分感興趣,我們有信心把這個新領域做得更加完善。”
無獨有偶,愉悅家紡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悅麻也出現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當中,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之一。該公司服裝面料部經理成國慶表示,在往屆展會中公司發現有不少采購商對這樣的服裝面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順勢而為,推出了新的產品系列,特別聘請了意大利的設計師,得到了國際國內多個一線品牌的關注與好評,今年展會現場,我們展位的到訪人數與有合作意向人數均超過往年。”成國慶介紹。
環保 邁進商貿新門檻
“雖然過去大家都認為環保很重要,但現在消費者們越來越覺得環保是排在美觀、功能之前的首位。”獨立設計師品牌三潮元老的負責人何子萌坦言,她本次從北京來到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尋找合作企業的宗旨之一就是要綠色環保,而下游的這一選擇也為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的展商帶來不少商機。
“環保性已經成為面料行業的消費主流,這一趨勢也將在2018年延續。”佛山市名杰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梁景培表示,“如今,低小散企業越來越少,低端產品的利潤越來越低,雖然每次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我們的收獲都不小,但是在本屆展會上,我們展位的人氣、獲得的訂單數都比往屆更加喜人。”他認為這與企業針對環保“門檻”下功夫有關。
“近年來,‘綠色消費’成為一種冉冉升起的全新共識。選擇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注重環保、節能與可持續,舒適健康成為選購第一要素。”新申集團亞麻部經理周萍萍表示,新申亞麻已經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走過了許多年頭。
“從2011年時在展會現場倡導綠色低碳的亞麻面料,到2015年文化、生活方式與新舊的‘共融’,再到2018年綠色‘+’主題,在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的舞臺上,我們收獲了很多新的合作伙伴,結識了很多新的采購商,正是因為我們展示的不光是產品的逐年進步,更是綠色理念的不斷升級。”她總結。
跨境 走出商貿新未來
“經過初步統計,我區企業共接待國內外客商3000余人次,實際和意向成交額達2000萬美元以上,同比增長11.5%。其中,‘一帶一路’中東、非洲客商大幅增加,接待人次同比增長30%以上,意向成交額達900萬美元。”紹興市越城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參展不僅打響了該區外貿企業品牌,也提升了紡織品等該區主導產品的新形象,為越城區外貿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打下了堅實基礎。
如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群體日益擴大,成為中國外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支持中國外貿穩增長和調結構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在本屆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到展人數也在迅猛增長。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公司會把目標聚焦到更多沿線國家的市場。”黃氏集團副總經理白景全介紹,他們已在孟加拉設立辦事處,以便更好地對東南亞和全球市場的整合利用。他坦言,“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金融支持,近幾年幫助了整個紡織行業能夠更加快速地進軍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和過去‘單打獨斗’不一樣,現在,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都非常注重與中國合作。” 白景全說。
作為一年一度的國際紡織行業盛會,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承載的不只是企業品牌展示,新品推介的作用,更是始終將商貿對接作為第一要義的溝通平臺。毋庸置疑的是,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不僅是開拓國內市場最重要的貿易平臺,也是企業與國際買家共創商機、把產品賣到全球的最佳國際貿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