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Myanmar”(緬甸制造)的標簽正被越來越多地打在H&M、GAP等國際知名服裝品牌上,緬甸也一躍成為亞洲紡織業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從成衣制造到上游織造,緬甸正努力突破瓶頸,破解發展難題。
受緬甸政治經濟改革、低廉成本優勢等方面吸引,中國紡織企業也難以抵擋緬甸市場的誘惑力,上演新一輪“孔雀東南飛”。12月8~10日,緬甸首屆國際紡織展即將召開。中國百余家商戶也將組團參展,開拓當地紡織新興市場。
優勢明顯備受矚目
組團參展只是近期“飛”往緬甸的其中一個案例。越來越多的中國紡織企業正瞄準著緬甸市場。
“近年來,中國到緬甸投資設廠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緬甸中國企業商會秘書長周文新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總結了3點原因:“首先,歐盟在2013年4月根據普惠制,取消了從緬甸的進口禁令。根據普惠制,歐盟運行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特惠貿易進入到歐盟市場。故此,給緬甸帶來了大量的訂單,受著這些大客戶的驅動,很多中國訂單服裝加工企業紛紛將基地逐漸遷移至緬甸。其次,緬甸政府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擴大就業,政府給出了很多優惠便利與政策,緬甸經濟領頭城市仰光特別批建了工廠工業園區,并免除出口關稅及來料加工再出口等關稅等優惠政策。再者,中國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東南亞等國尤其是緬甸,勞動力人口資源充足,勞動力成本低。這幾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國制衣企業紛紛加入戰略轉移的浪潮中來。”
緬甸商務部統計數據表明,緬甸2017年4月~9月初的成衣出口金額逾10億美元,成為繼天然資源產品外,第2大出口產品。緬甸成衣2016~2017年度出口金額約20億美元,主要市場為日本與歐洲,也出口至韓國、中國大陸及美國。
毫無疑問,隨著緬甸紡織業的不斷發展,該行業正在成為外資看好的重點投資領域之一,并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有大量的外資涌入。其中以亞洲國家的投資最多,除此之外歐洲國家將會在近期內大批進軍緬甸紡織市場,如挪威就將在緬紡織領域投資1000多萬美元。
周文新分析,緬甸作為東南亞的一個資源大國,緬甸的經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完全有潛力成為未來的經濟投資熱點國家。“政府也在探索切實可行的一條適合緬甸自身發展的道路,但就現狀而言,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摸索。”他坦言。
因地制宜布局上游
對于緬甸紡織行業的走向,仰光政府方面已有所策劃。
目前,緬甸紡織業以服裝加工為主,沒有大型的紡織廠和染廠,紗線和面料主要依靠進口。對此,政府方面明確表示,希望成衣業能由生產價值鏈下端向上發展,應從目前的來料加工(Cutting-MakingandPacking)模式轉移向離岸交貨(Free-On-Board)經營方式。
“在緬甸,面料產業作為服裝產業的上游環節,國產化的比率很低,高額利潤都被國外廠商拿走。并且產業規模不大,有效供給不足,缺少自主品牌。”在緬甸中國紡織服裝協會常務會長施坤看來,眼下,緬甸紡織行業的發展還沒有形成氣候,正是因為產業鏈沒有真正形成。他告訴記者,緬甸如今正在籌備中國緬甸紡織工業區項目。據計劃,該紡織工業區將容納面輔料企業500家,服裝企業100家左右。
“該工業園項目將圍繞緬甸客戶喜歡購買現貨的特點,將面料以及各類原材料、輔料直接從國內帶進緬甸的大門。”施坤預測說,如果轉化成功的話,緬甸紡織服裝行業外貿出口金額將會達到100億美元。
毫無疑問,這無疑會加大中國面料企業在緬甸的存在感。在近日舉行的緬甸首屆國際紡織展說明會上,柯橋某紡織企業負責人也對記者透露說:“緬甸本土的面料企業生產能力基本停留在低端產品,而品牌服裝訂單轉移后,會面臨中端面料短缺的困難。這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機遇。國內企業在中端產品方面的優勢,是爭取這部分客戶的重要籌碼。這次除了前往緬甸展會,我們還將考察周邊地區和紡織服裝專業交易市場,了解當地紡織面料貿易情況。未來,或考慮前往當地設立銷售辦事處。”
“由于整體經濟水平還不夠發達,緬甸不管是內銷還是外貿都以中低檔為主。”不過,施坤透露,在同檔次的產品中,緬甸企業方面給出的面料產品價位卻相對比較理想,甚至高于歐美國家的報價。
風險猶存謹慎對待
投資有風險。投資緬甸同樣也須注意。
由于各國經濟、文化發展的差異帶來了薪酬激勵觀念、薪酬結構、福利模式的差異,東南亞國家外資企業頻繁發生勞資糾紛。今年年初,發生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中資服裝廠受沖擊事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
據了解,涉事企業為杭州百藝紡織制衣有限公司,兩年前在緬甸設立工廠,據稱在仰光雇用了500名當地員工和10名中國經理。該公司的一名經理對外界稱,2月23日一早,約300名當地員工沖擊工廠區,打破門窗、毀壞設備。
根據緬甸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標準,自2015年9月1日起,緬甸在全國境內實行每日3600緬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從這之后,緬甸各地尤其是仰光工廠的老板和工人之間爆發的勞資矛盾糾紛,幾乎已經是家常便飯。
而屋漏偏逢連陰雨,2016年新修訂的《工廠條例》更是規定,緬甸境內的工廠以及企業,要想讓工人加班,必須向勞工法審核局匯報具體的加班時間,《勞工法》規定工人上班時間每天不得超過8個小時,每周加班時間不得超過12個小時,否則雇主或總經理將依照法律被罰款200萬緬元,并且將判不超過3個月的有期徒刑。僅在2016年1月到10月就已經有80多家企業被勞工局處罰,被法庭庭審的13家工廠里就有6個成衣廠。
“對于當地頻發的罷工事件,從某種角度來講,也需要我們的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綜合素質,盡量做到自身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多跟行業內優秀企業橫向交流和學習是必要的。”周文新指出,對于工人的加薪請求需要有心理準備,總體趨勢肯定會是水漲船高。
施坤近一步向記者介紹:“在緬甸,工人工資一般2年調整一次,到2018年年初,政府可能會把最新工人工資漲幅的數字公布出來,預估將比現在的薪酬上漲30%。”
周文新提示,作為外來投資者,必須要遵守當地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宗教習慣等。絕不能按照中國的習慣和思維定式來管理企業,這一點必須切記。“要嚴格遵守緬甸的《勞工法》、《投資法》等,加強企業自身的科學管理,完善企業雇傭及用人制度,不能主觀行事。當地人還是嚴格遵照法律法規辦事的。另外,緬甸是個佛教國家,要尊重當地人的宗教信仰,絕不可褻瀆或有輕蔑之心。要尊重當地的風土人情及風俗禮儀。緬甸民風淳樸,同時人人都希望被尊重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加強對當地員工的人文關懷、情感關懷,并積極融入到他們當中將會更受歡迎。”
相關鏈接
2017年緬甸國際紡織品展覽會將于12月8~10日在緬甸仰光塔瑪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據了解,該展會由浙江省商務廳、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緬甸中國紡織服裝協會、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790)、浙江三博會展股份有限公司實力承辦,全球紡織網、網上輕紡城、紹興易紡會展服務有限公司、Creation Strength Co.,Ltd(緬甸會展公司)協辦,確保展會的順利落地與品牌宣傳。該展會預計招展160家國內外的紡織企業,展出面料產品10萬件,吸引3000人次的緬甸及周邊國家紡織企業、服裝企業前來觀展對接。
據了解,為助推展會效果的提升,緬甸服裝風情秀、貿易配對沙龍、一帶一路中緬紡織經濟論壇等配套活動正在積極籌備中,并將在展會期間陸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