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敬業愛崗,激情奉獻就是愛國!边@是一位普通工人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看法。他叫陳善國,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夢想埋藏心底整整10年 一朝點燃技改引領行業
2008年,陳善國懷抱“要用造波音飛機運用的GSD(標準作業,標準時間)來做服裝” 的夢想,入職東莞市以純集團有限公司東駿廠。多年以來,陳善國腳踏實地,立足本職;通崗位成才,創造性地用模板化生產,取代了制衣業歷史悠久的傳統縫制方法。他的這一項技術創新,不僅生產效率提高二倍以上,工人的工資收入水平成倍增長,為企業年繳稅金增加1700多元以上,更大的價值在于給虎門的服裝產業帶來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陳善國說他是帶著夢想加入以純集團的。在此之前,他一直輾轉于廣州、深圳、東莞的服裝企業,希望尋找到一個能夠給自己一定的發展空間,圓他“精工服裝,中國造”的夢想,實現他的人生價值。然而,10多年的苦苦追尋,他嘗到的,均是從滿懷希望到極度失望的苦澀。
2009年,陳善國向公司管理層提出用模板代替傳統手工縫制方法的建議。形象地說,他的建議就像機械加工一樣,用模具來規范加工過程,確保所有加工件的品質都與質量標準相一致。
創新模板操作法顛覆舊工藝 傳統產業升級企業職工雙贏
然而,當花費了大量心血設計出來的模板在生產上推廣應用時,工人的態度卻是敬而遠之,那份尷尬與困惑,陳善國至今記憶猶新。當時,安排了6個生產小組試用這套工具,講解功能、好處和使用方法時,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在場許多人臉上還表露出欲欲躍試的興奮?墒牵搅苏嬲茝V試用時,僅有一位小組長忠實地執行陳善國的意志。
為解開工人心鎖,陳善國親自做模板操作示范。在作示范操作時,陳善國請工人為他錄像,用秒表記錄時間。生產一件服裝,大約要經過150個加工工序。以“運前襟”/“開胸袋” 為例,傳統的方法是,先手工在衣料上劃好位置,然后沿著所劃的紛印車縫。即使是2年以上的熟練的工人,這一劃一車縫,耗時至少132秒,容易出現止口不均勻等質量問題。經測算,改用模板后,僅用時45秒,即可輕松完成。
之后,工人們在模板技術革新中,切切實實感受到幸福感的陡然提升。之前用傳統手工縫制方法拼了命埋頭苦干,每月頂多是3000來塊工資,F在,一個月能拿到5000至7000不等!必攧詹块T測算的結果顯示,模板技術革新推廣應用后,僅上繳國家稅金一項就年增加了1760萬元。該項目經廣東省技術改造項目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獲2013年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獎勵。
精心布局自動吊掛生產線改造 所有生產數據電腦上一目了然
“個人夢想與企業夢想、國家夢想連在一起,密不可分。”在自動吊掛生產線的改造中,陳善國專注于為企業增加價值,將他“用造波音飛機運用的GSD(標準作業,標準時間)來做服裝” 理念,體現精益求精的科學布局上。
而今走進東駿廠生產現場,以往堆積如山的半成品不見了,一條條全自動吊掛生產線倒成了一道道亮麗風景,是產業升級成果的一個體現。而給這亮麗風景添彩增色的,陳善國是其中一位不可或缺的主導者。
“技術創新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而今的陳善國,正在做著他認為“更有意義得多”的事情。利用工余時間找資料、編講義、制作課件、舉辦培訓班,讓更多的工友接受新知識,開闊視野,樹立愛國敬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