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質量協會公布了2024年“浙江制造”標準發布清單,由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杭紡》獲批發布,這也是上城區首個非遺領域“浙江制造”標準,對杭紡非物質文化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杭紡,又名“素大綢”“老紡”,盛產于杭州而得名。南宋時期,浙江絲綢以其空前的產量、精湛的技藝、興盛的商貿聞名于世,杭州“絲綢之府”在這一時期形成。據趙豐的《中國絲綢通史》(蘇州大學出版社)載:“清代晚期,江南地區出現一種較細密平整的平紋織物,稱紡綢。江蘇盛澤的稱盛紡,浙江杭州的稱杭紡,嘉興濮院的稱濮院綢。”古鏡水(清)在《鄞中日記》說:“物之出產,各有擅長,如杭紡、湖縐、潞綢、東繭、甌綢、廣葛。”當時已把杭紡列為全國絲織品的名產之一。早期傳統的工藝流程中采用水織法,分為對原料桑蠶絲的浸水加溫處理、卷緯時的浸水處理以及上機時的含水織造等幾個方面。2014年,杭紡入選第五批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4年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有限公司為主要起草單位,立項《杭紡》浙江制造標準,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尊重技術發展和產品創新,提升了斷裂強力和撕破強力指標,體現杭紡高強度的特性。《杭紡》浙江制造標準的制定發布為杭紡面料的規范生產提供技術指導,有助于杭紡產品的傳承與推廣,擦亮杭紡非遺產品的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杭紡非遺產品的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隨著紡織制造業向服務化轉型,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有限公司表示將通過“非遺文化+現代紡織+技術服務”的模式,通過服務承諾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