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棉花主連期貨再度創出近半年新高,盤中一度漲至15270元/噸,收盤價15105元/噸,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棉花主連的上漲速率明顯加快且沿著5日均線震蕩上行,尤其是在春節過后,在美棉出口數據超預期好轉的刺激下,利好在內棉盤面兌現。
紗、布價格上漲
推動鄭棉期價上行
2022年12月以來,下游紡織端邊際好轉,此前紡織廠買貨積極性不高,原料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目前存在補庫剛需。據TTEB數據,截至今年1月6日,紡企棉花庫存為18.6天,較2022年12月低位提高近5天,織廠棉紗庫存13.6天,較2022年12月低位提高9.6天,紡企棉紗庫存至8.4天,較2022年12月高位減少近26天,全棉坯布庫存至33.7天,較2022年12月高點減少5天。市場預期向好,推動下游采購動作增加,棉紗、坯布庫存去化,紗、布價格上漲,從而推動鄭棉期價上行。此外,近日,江浙、廣東、山東等地各輕紡市場陸續開業,棉紡企業、貿易商等棉紗報價逐漸增多,交投氣氛不斷恢復,節后已提前復工復產的織布、面料企業也開啟詢價模式,整個產業鏈向好情緒濃厚。山東德州某紡企反映,春節前后從棉花、滌綸短纖再到棉紗、坯布等產業鏈每個環節看漲的情緒強烈,最終還是需要棉紡織品、服裝訂單落到實處,才敢放心采購皮棉。目前棉紡企業成品累庫率不高,廠商有時間和底氣繼續與下游客戶討價還價,爭取進一步提高棉紗銷售價格。節后開工,棉紡企業生產銷售形勢向好,紡企開工及復工率均保持了較高水平。中長期看,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1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 )為50.1%,比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經濟逐漸步入正軌,下游消費保持溫和反彈,棉價水漲船高,棉紡產業信心修復,紡織訂單有望增長。
消費大概率回升
鄭棉或上至15800元
受需求復蘇預期推動,鄭棉主力合約延續漲勢,七日累計漲跌幅達5.67%。節后棉花市場漲價情緒濃厚,棉企報價跟隨盤面大幅上漲,對此大部分紡企謹慎觀望,市場交投氛圍寡淡,但隨著紡企員工陸續到崗,開機率快速回升,疊加棉花和棉紗雙雙低庫存的局面,預計市場交投氛圍將在近期受紡企剛需補庫影響逐漸活躍。對照各國放開疫情管控后服裝零售變化,預計終端消費大概率呈回升趨勢,春節期間各消費數據也從一定程度上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此外,受本年度采棉較晚影響,截止1月31日,累計公檢468萬噸,同比減少10%,棉花庫存集中于上游,核算籽棉收購等成本后,軋花廠現階段利潤較為可觀,在高容錯率之下或不會過早進入市場參與套保。短期內,鄭棉或延續上漲趨勢至158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