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大多數紡織廠前期競買的儲備棉消化至低位,近期或將有一個集中補庫的行為。面前即將到來的棉花銷售旺季,軋花廠、貿易商應該如何應對?近期,與部分紡企接觸,歸納幾種情況如下:
1、新疆機采棉首當其沖。山東某紡企采購部負責人說,他們廠用棉主要是新疆棉,另有20%左右的美棉。近期,他們將機采棉作為采購首選,一方面是價格相對偏低,另一方面是一致性更好。3日,北疆“雙29”機采棉監管庫毛重提貨價15400元/噸左右,3128級的機采棉價格也僅15000-15200元/噸,加上運輸費用(算上500元/噸的運輸補貼),3128級機采棉也僅在15400-15500元/噸,紡企普遍可以接受。另外,由于機采棉要等到棉花完全成熟后才行采摘,一些規模較大企業更喜歡使用機采棉。
據新疆部分軋花廠反饋,近期不少外商、貿易商到北疆、南疆詢價看貨,并已有部分內地棉紡廠陸續成交,雖然采購量尚未形成規模,但其勢頭仍不可小覷。由于近期鐵路空棚車和集裝箱比較緊張,再加上運輸到庫時間較長,紡企一般使用汽運出疆。
2、“雙28”、“雙29”手摘棉。據江浙、魯冀一帶生產40S以上紗支的企業反饋,今年內地棉花普遍一致性不好,而且棉花纖維長度比不上新疆手摘棉。3日,山東某20萬錠企業負責人說,目前儲備棉庫存可以用40天左右,現在急需部分優質新疆作為配棉使用,因此,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新疆棉上。
據新疆阿克蘇某企業反饋,近期新疆手摘棉有價格穩,3日新疆監管庫“雙28”手摘棉價格16000元/噸左右,運輸至內地成本在16400-16500元/噸。今年內地紡企用棉比較挑剔,對“三絲”、纖維長度、馬值、強力等指標要求高。
3、內地小包棉。今年有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在山東、江蘇、湖北等地一些200型小廠大行其道,大有取代400型軋花廠的趨勢,其根本原因就是小包棉受到歡迎。小包棉價格低,主要銷售對象為周邊小型紡企。以山東濱州為例,當地400型軋花廠籽棉收購價在3.75-3.80元/斤(衣分40%,回潮率10%),而200型小廠收購價要低0.20元/斤左右。成本低,賣價必然低。部分5萬錠以下小廠主要生產低支棉紗,在原料選擇上更傾向于價格低廉的棉花,這讓小包棉有了施展的空間。
綜上所述,預計,在11月份這三種棉花的銷售可能會更好一些,手中有存貨的企業、貿易商日子也可能會好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