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8歲的夏爾汗原本是一位牧民,因為對刺繡的執著和喜愛,通過參加培訓班、留學進修等方式,從一名牧民成長為一名柯爾克孜族服飾設計師。現在她的店鋪有25名員工。
“過去我家里生活有些困難,18歲就跟著夏爾汗老師開始學習刺繡手藝,現在我一個月的工資可以拿到5000元。”員工古麗哈熱·托乎托魯說,“我已經30歲了,有一個4歲的女兒,現在的生活明顯得到改善,我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了,感覺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幸福。”
夏爾汗打算明年3月搬進烏恰縣工業園區。“到時候要擴大員工規模,目前我預計至少要增加到40人,實際投入生產時人手可能還要再增加。”夏爾汗說。由于員工待遇好,當地許多人都愿意給夏爾汗打工,夏爾汗曾經的幾個徒弟,現在也已經開起了自己的刺繡服飾店。
通過努力,夏爾汗建成了烏恰縣第一家綜合性柯爾克孜族服裝小微企業,創辦了全國首個柯爾克孜族服裝品牌,她的“烏蘭”品牌服裝大多數都出口吉爾吉斯斯坦,并且在阿圖什市、阿合奇縣、阿克陶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也有合作伙伴,服裝店年均產量可達3500套,收入近30萬元。
“我從事手工民族刺繡工作近20年,一直都相信新疆民族服裝產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下一步,我將繼續把民族特色與時尚元素融合,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培養一批致富能手。通過共同努力,積極推動我區民族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夏爾汗說。新聞鏈接今年我區將完成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76億元
2014年全區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96.15億元,較上年增長76.1%,創歷史新高。紡織服裝業是我區的傳統優勢產業,隨著調整優化結構,發展紡織服裝業,不僅有利于將新疆棉花這一優勢(000061,股吧)向工業領域轉化延伸,還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持續改善民生。
今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自治區也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特殊的產業政策,包括設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稅收特殊優惠、低電價優惠、紡織品服裝運費補貼、使用新疆棉花補貼、企業員工培訓和社保補貼、支持集中建設印染污水處理設施、加大對南疆地區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實施特殊優惠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為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創造了“政策洼地”。
今年3月24日,自治區召開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座談會,明確2015年自治區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主要目標是:完成紡織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276億元,同比增長187%;新增產能目標為棉紡環錠200萬錠、轉杯紡12萬頭、織機1500臺、服裝產能5000萬件,家紡、地毯等產量同比增長20%以上;新增就業人數6.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