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柏仙多格,北京消費者汪彗至今還能對遍地開花的專賣店如數家珍:“幾年前,前門大街、王府井、西單、新街口,再從東單到東四都有門店,北京大概有100家。”巔峰時期,柏仙多格還請來王力宏、馬天宇、戚薇等明星代言。
幾個月前,柏仙多格開始閉門謝客,其在北京、上海的專賣店均萎縮到了10家之內,其官網也在2014年年初停止了更新。
近日來到柏仙多格總部所在地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發現曾經的服裝名企正陷入危機。根據債權人提供的信息統計,柏仙多格目前欠供貨商的金額達2.3億元。由于巨額債務拖欠未還,來自五湖四海的195個供貨商多次上門追討。
辦公區人去樓空 董事長家保鏢把門
即使是過路人,也能從掛著“柏仙多格制衣貿易有限公司”牌子的辦公區看出頹敗的端倪: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原本應是辦公室的房間內橫七豎八地堆滿了紙板箱等雜物,樓梯拐角處幾張“瘸腿”的辦公椅凌亂地放置。
雖然是工作日,卻不見任何人員走動,只有幾名保安留守在傳達室內。附近櫥窗里,張貼著已被日光曬黃的兩紙通告,分別是“2014年5月(辦公室)在職員工考勤工資核算表”和人員遣散通知。而透過被撕破的公告,還露出印有大紅“聘”字的底色,顯得格外荒誕。
根據遣散通知上的信息,去年12月開始,柏仙多格生產車間某些工序已處于半停工狀態,到今年4月1日,生產車間所有工序均已停工待業,5月4日起正式結業。
在柏仙多格工作了12年的張春芳(化名)告訴記者,公司本身業務主要靠外包貼牌加工,辦公區屬于輕資產,“在結業前幾個月,就有不少人陸續不來上班了,辦公室出勤率很低。”
現在幾乎每天,她都要騎車來到廠區,停下來打量一番。據記者了解,在作為珠三角服裝重鎮的沙溪,柏仙多格也曾有過為人津津樂道的輝煌。現在的辦公樓里,還掛著2013年6月由廣東省工商局頒發的“連續十三年(2000—2012)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的銅牌,員工近3000人,曾是當地龍頭企業,至今還被地方政府印在宣傳冊上。
“老板沒有跑路,就是躲起來了。”廣州珠海區才林制衣廠總經理劉友才這幾個月一直借宿在沙溪鎮的親友家,為的就是“伏擊”柏仙多格董事長鄭杏同、法人代表鄭世能。“前段時間鄭杏同還在他家里見過我,這幾天派了三個保鏢把門,(我去后)連續撲空。”
據悉,法院現已受理數十家供貨商的合同糾紛訴訟。記者從2014年2月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簽發的執行裁定書上看到,柏仙多格被凍結的銀行存款總額為1044.59萬元,僅為欠債總額的1/20。
供貨商陷入連環債
從劉友才與柏仙多格簽訂的合同書上,記者注意到,欠款未清的訂單主要包括2014年春裝代工費以及部分面料、輔料的費用,共計70萬元。
“這兩年不景氣,利潤只有一二十萬,幾十個工人就業沒著落。”像劉友才這樣的供貨商不在少數。記者調查發現,被欠款最多的前8家債主欠款總額達到了8045萬元;被欠500萬元以上的“債主”有4個,另有22家企業有200萬元以上貨款難以追回。
中山萬瑞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志龍至今難以接受柏仙多格一夜倒塌的現實,他有240萬元應收賬款,2011年時還有100多名員工,如今只剩30人苦苦支撐。
“2011年柏仙多格還準備上市,由深圳的南海成長創投負責資本運作,當時南海成長創投注入了6000萬元買下柏仙多格20%左右的股權,但三年上市準備期未滿,2013年柏仙多格給我們的合作付款突然中斷,我們才知道它資金鏈出了問題。”譚志龍說。
記者從多位供貨商處獲悉,沙溪鎮政府去年以來曾三次牽頭召開供貨商協商會議,曾提出過希望南海成長創投的母公司同創偉業投資有限公司接管柏仙多格、欠款打3折分3期付清等方案,但都無果而終。
而更大的危機是,195位供貨商中,有不少已被卷入連環債。“我本身也欠了別人錢,現在被別人告上了法庭,柏仙多格的錢不還,公司肯定要垮了。”成衣加工商廖敏(化名)告訴記者,她被欠475萬元,多次往返于蘇州和中山催討欠款。
紹興圣峰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及衛華也表示,連環債的主因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日子都不好過,“現在很火的電商渠道也只是讓虧損減少一些,比如我們公司的1米布在實體店賣不到1元,到網上可以賣5元,但其實成本是15元,只是少虧10元。”
行業領頭羊冠宏功能性面料公司也被牽扯在內,其總經理張桂文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按照現在服裝業的游戲規則,幾乎所有風險都壓在供貨商身上,“一般是先支付兩到三成訂金,其余要等終端實體店將貨賣掉,再將剩余貨款結清。”
供貨合同恐成廢紙
記者在柏仙多格空無一人的辦公區內,見到了被法院查封的4輛車。其中兩輛是車體已經生銹的小型貨車。據供貨商透露,這是目前柏仙多格名下最值錢的資產。
據多方調查,截至今年1月底,柏仙多格的銀行總債務包括工商銀行2823萬元和招商銀行1755萬元,合計4578萬元。“為了先還清銀行的債務,柏仙多格拍賣了廠房,拿到4100萬元,同時還變賣了南京約200平方米的店面抵債,銀行本息已經還清了。”譚志龍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被欠495萬元的南京眾誠服飾公司法人代表張旭升則透露,不僅柏仙多格南京店面被賣,商場專柜也已全部拆柜,商場貨款全部結賬到安徽百盛佰仙公司,“原來柏仙多格南京倉庫貨物很多,倉庫房東反映,在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大批量退貨,現在剩下的都是幾年前的貨物,價值很低。”
面對手中合同可能變成廢紙的風險,供貨商們開始抱團絕地反擊。他們最集中的疑惑在于:究竟柏仙多格是何時資金出現問題,如果是照部分供貨商反映的2013年已經付不出合作款,為什么在2013年底和2014年依然簽訂了大量供貨合同,這是否構成詐騙?
記者拿到了一份廣州涵之花服飾有限公司與柏仙多格簽訂的2014年夏裝承攬生產合同,涉及金額73萬元,落款蓋章時間為今年3月5日。而廣州鑫勝制衣廠和柏仙多格簽訂的買賣合同時間顯示為2013年11月28日。
“柏仙多格到現在也沒有申請破產,是不是因為破產就必須履行相關承諾,所以一直都在拖延時間方便財產轉移?”多位供貨商都表達了這種擔憂。而2013年鄭世能與妻子羅寧兒離異、公司副董事長鄭浩寧移民,都為柏仙多格的債務糾紛蒙上了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