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海城林業局果蠶科獲悉,5000畝桑蠶園帶來的效益,將讓遼寧海城農民嘗到賺錢的“甜頭”。
據了解,桑蠶養殖在南方已有悠久的歷史,隨著桑蠶品種的改良,北方的氣候也逐漸適應了桑蠶的生長。同時,因桑蠶絲大都出口,加之國內企業越來越重視桑蠶絲的加工生產,桑蠶絲的價格因而提高。另據介紹,盡管桑蠶園種植要先有桑蠶樹,當年才可放蠶,而且只有3年后桑蠶樹成熟了,桑蠶養殖才能形成規模。因桑蠶樹種植及桑蠶養殖技術很容易掌握,適應大多數農民,在減少剩余勞力的同時,也可保護生態環境。并且北方桑蠶可在春秋兩季放養,如果桑蠶樹完全成熟,夏季也可養殖。為此海城林業部門經過多方考察認定,北方產的桑蠶繭質優,蠶絲質量好,桑蠶養殖大有前景。
去年,海城市毛祁鎮政府在農戶中率先推出2000畝桑蠶樹種植,并大量購進蠶種。今年又發展標準化桑蠶園2000畝。桑蠶的成熟期一般在26天左右。按照目前,桑蠶繭市場價格在每公斤4-5元,畝獲效益可達到1500元。由于毛祁鎮桑蠶養殖的成功,今年南臺鎮交界臺16戶農民又種植桑蠶樹500畝,東四方臺鎮也發展了500畝,預計秋季可放蠶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