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行業下半年形勢
2003-07-03 00:00:00
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繼今年一季度保持高速增長后,4月份有所下降。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非典疫情會給紡機行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全年目標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據統計,1~4月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87.2億元,同比增長35.23%;工業銷售產值 91億元,增長34.04%;利潤總額4.55億元。
紡機行業今年開局良好的根本原因是紡織工業的繁榮與發展。然而,紡織行業的出口及內需受到了非典影響,這種影響必將波及到紡機行業。
在這場沖擊后,作為紡織業的基礎行業紡機業來說,能否再現昔日的輝煌,更上一層樓,已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二、三季度產銷形勢堪憂
從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日前對行業內106家企業的調查資料顯示,從4月份至今,合同履約率為 35%,用戶提出暫緩交貨的金額占全部合同的43.16%,用戶提出解除合同的金額占全部合同金額的21.84 %。上述的調查只是近一段情況的體現,嚴重的后果會在6月份以后或更長的一段時間充分顯露出來,業內人士對二、三季度的產銷形勢表示擔憂,但預計四季度會出現好轉,全年目標將會順利實現。
有關人士談到非典對今后紡機行業影響時認為,首先紡機行業的利潤將會有所降低,這勢必會對今后的投資造成影響。其次,紡機行業在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前期處于高速增長階段,這種高速增長的勢頭在今后恢復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再次,面料服裝行業的滯后效應,還將進一步在紡機行業中顯現。還有,目前歐洲、美國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進一步 加以限制,這對紡織業同時也將對紡機業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一影響又可能使紡機業進入更長時間的考驗期。
企業已有消化非典影響能力
針對今年紡機業的總體發展趨勢,有關專家認為,我國的紡機行業在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產業調整與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后,已經積累了許多經驗,增添了許多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手段。特別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處于良好發展期,加上社會購買力的恢復性增長和國外投資的增長,為我國今年的紡機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此外,新的企業結構和好的運行機制為我國今年紡機行業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近年來,紡機行業的企業結構和機制發生了重要變化。從企業結構看,外資、民營、國有企業大體上是三分天下,各有優勢;而經營機制的轉變,國企改革力度的加大,使紡機企業的經營觀念得以轉變,企業應變能力、抗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隨之大大提高,紡機企業自身 的發展動力依然是強勁的。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非典疫情的緩解,一部分影響可以自然消除。還有一部分可以通過企業自身的工作來化解矛盾,減輕危害,減少損失。目前很多企業都在進行這樣的努力,如中紡機集團針對非典時期人員、物資及資金流動方面出現的特殊問題,及時采取了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根據年初提出的目標,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資源共享;發揮集團優勢,對資金困難的企業給予大力支持等。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江蘇、浙江等地的紡機企業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的對外業務。
大環境助推紡機市場
紡機市場的紅火,源于紡織工業的繁榮與發展。去年由于我國加入 WTO利好的巨大鼓舞,加之國家政策扶植,同時又有民營資本的大舉進入,紡織服裝出口創匯首次突破600億美元,全行業實現利潤超過300億元,這種勢頭強力拉動了紡機市場需求。
今年紡織行業發展勢頭不減,繼續成為投資熱點,很多設備訂貨去年底就已簽單,這正是紡機行業今年開局良好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行業協會及廣大企業都在積極行動,全力尋求非典時期促進行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盡全力將損失減到最小,因此,整個紡織工業的強力拉動仍然是紡機行業發展的原動力。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多難興邦”。災難只能減緩紡機行業在一定時期的增長速度,不可能改變行業多年的競爭優勢和增長態勢。在危機面前,一個成熟的行業、企業會積極應對,切實吸取經驗教訓,采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危機一定能被克服。
-
-
-
-
小哥找布服務已上線,海量面料觸手可得!
出差成本高、采購成本高、時間成本高,采購商找面料太難了!別急,全球紡織網小哥找布服務,找布快,價格準,服務優,助您快速完成訂單。
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小哥找布服務是中國輕紡城數字化轉型升級配套服務,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