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課征反傾銷關稅,臺灣業者成為贏家之一,根據各公司的統計,大陸宣判反傾銷之后,國內各公司的石化原料的銷售量與產值都明顯的上升,臺塑公司去年的丙烯酸酯(AE )銷售量較前年成長一四%,而今年才剛宣判的苯酣(PA),也反應在聯成化科的第一季營收上,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二%,各公司都認為,大陸市場是成長的主力。
大陸政府今年四月對原產于韓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的丙烯酸酯課征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稅率分別從二%到四九%不等,連同兩年前對日本、美國的反傾銷懲罰,亞洲國家中,只剩臺灣能夠自由出口到大陸。
據臺塑統計,在同業無法出口到大陸的情況下,大陸地區的AE需求強勁,去年全年,總共銷售二十萬八千噸的AE,較前年成長一四%,臺塑主管指出,AE可應用在油漆、尿布、衛生棉,這類產業生產重心集中于大陸,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受矚目的市場。同樣的,大陸政府在宣判對進口PA課征反傾銷稅之后,國內兩大業者南亞、聯成營收大幅成長,聯成方面今年第一季的營收明顯較去年成長,稅前盈余接近三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二%以上。
南亞則是看好大陸的PA與DOP市場需求,近年來積極擴建相關工廠,如在六輕四期擴建DO P上游的異辛醇廠(2EH),根據南亞統計,PA 下游的可塑劑(DOP)去年產值為新臺幣六十二億元,較前年的四十四億元成長十八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