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絲,音譯詞,特指花邊。從宮廷貴族的衣裝裝飾,到禮服婚紗的專用,再到日常隨處可見的蕾絲時裝及鞋包配飾。 這個原本只做為宮廷貴族用來顯示權勢 與地位的裝飾品, 已經成為現代女性衣裝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16 世界歐洲公爵肖像中的蕾絲制品從蓬巴杜夫人肖像中可以看到大量蕾絲與薄紗的使用,蕾絲起源于16 世紀的歐洲,源自衣襟衣袖上裝飾用的網眼結構的亞麻線手工鉤花。由于做工繁復、耗時冗長、價格昂貴,使得最早的蕾絲花邊成了皇宮貴 族的專屬。到中世紀時,蕾絲更成為身份的標志,衣服上的蕾絲使用越多,則表 示身份越高貴。而且蕾絲的使用不分性別,宮廷貴族的男士在袖子、領襟、襪沿 處都有使用。
將蕾絲發揚光大的,當屬18 世紀歐洲沙龍女王——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蓬巴杜夫人自從成為國王情婦之后, 便擔當起藝術女神的角色, 成為洛可可(Rococo)藝術的積極倡導者。
蕾絲,則是洛可可風格宮廷女裝和沙龍女裝中的典型裝飾,充當了優雅風格的點綴,出現在袒露的胸口和手臂等處。 于是,越是禁止暴露的地方越暴露,有暴露的地方就有蕾絲。作為這一風格的代表人物,蓬巴杜夫人的服飾風格更是貴族婦女爭相仿效的對象,一時間,蕾絲變 成了最女性化的符號, 也成為一種略帶“女權”色彩的,看似溫柔嫵媚卻強而有 力的攻擊性服飾符號。
蕾絲逐漸變成純潔美好的象征在19 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服裝中, 蕾絲似乎有點改邪歸正的意思, 它拋棄了洛可可時代的情色成分,成了理想和浪漫的象征。19 世紀的淑女,無 論在有產階級婦女還是無產的婦女那里,蕾絲花邊都是一種良家婦女式的純潔、 溫柔和美好的象征。
到 20 世紀初期,蕾絲織機的廣泛使用,使蕾絲不再昂貴,花樣也越來越多。因為它輕 快、典雅、夢幻、純潔的特點,蕾絲更多的被使用在晚禮服及婚紗上。而麥當娜卻將蕾絲演 繹出另一種風格——黑色蕾絲衣衫刺激著人們對身體的窺視和形象的崇拜, 蕾絲已經不在只是服裝的邊角料或裝飾,而是正式走向時裝界的中心舞臺。(世界服裝鞋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