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紹興縣報第五版刊登了軋染企業因排污成本上漲,面臨重重生存壓力的現狀,引起紹興縣印染行業內外關注。記者昨天從紹興縣印染協會獲悉,全縣22家軋染企業“抱團”自救,從9月份起集體提高最低限價20%以上。
“軋染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由于其與印染產業密不可分,協會發起了‘挽救軋染’的倡議。”紹興縣印染協會秘書長陳泉生說,由于軋染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環保、經營成本、技術核心等高于其他印染產品,加工費價格與生產成本卻不成正比,導致不少企業虧損嚴重,處于停產狀態。
“亞麻棉軋染價格淺色系列最低限價每米2.6元,濃色的2.9元……”在軋染最低限價表上,細列了23種常規品種的最低限價。前不久,22家軋染企業老總簽訂聯盟協議,表示嚴格執行最低限價。
“以漲價為壓力,促使軋染企業提升品質,更好應對當前困境,所以說‘抱團’提價是減排倒逼機制所致。”紹興縣印染協會執行會長李傳海表示,當前紹興縣軋染線共有64條,集體提價冒著流失大量客戶、訂單的風險展開。當前,企業唯有提高自身產品品質、實施差異化策略等,用自身實力優勢吸引省內外客戶,最終擺脫價格惡性競爭。
設立最低限價,目的是為了防止企業間惡性價格競爭,如何讓22家企業在實際承接業務中嚴格執行最低限價,還得借助紹興縣環保局、經信局、財政局、國稅局等日常監督。同時,制訂行業自律措施,如對違反行業行規者,邀請紹興縣環保部門對該違規企業進行排污監督,以防止企業采取偷漏排降低生產成本,擾亂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