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絲是怎么做出來的?
提問者:竇夫人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提問者:竇夫人 | 瀏覽次數: | 提問時間:
新時代
2020-10-09 10:41:38
這東西是化合物,自己絕對不可能做得出,需要極其復雜的制作工序,它的發明經過了極其艱苦的過程啊...
尼龍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產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
尼龍[1],是聚酰胺纖維(錦綸)是一種說法. 可制成長纖或短纖。
尼龍是美國杰出的科學家卡羅瑟斯(Carothers)及其領導下的一個科研小組研制出來的,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種合成纖維。尼龍的出現使紡織品的面貌煥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纖維工業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高分子化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28年,美國最大的化學工業公司——杜邦公司成立了基礎化學研究所,年僅32歲的卡羅瑟斯博士受聘擔任該所的負責人。他主要從事聚合反應方面的研究。他首先研究雙官能團分子的縮聚反應,通過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的酯化縮合,合成長鏈的、相對分子質量高的聚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卡羅瑟斯在制備線型聚合物特別是聚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將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提高到10 000~25 000,他把相對分子質量高于10 000的聚合物稱為高聚物。(Superpolymer)。
1930年,卡羅瑟斯的助手發現,二元醇和二元羧酸通過縮聚反應制取的高聚酯,其熔融物能像制棉花糖那樣抽出絲來,而且這種纖維狀的細絲即使冷卻后還能繼續拉伸,拉伸長度可達到原來的幾倍,經過冷卻拉伸后纖維的強度、彈性、透明度和光澤度都大大增加。這種聚酯的奇特性質使他們預感到可能具有重大的商業價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來紡制纖維。然而,繼續研究表明,從聚酯得到纖維只具有理論上的意義。因為高聚酯在100 ℃以下即熔化,特別易溶于各種有機溶劑,只是在水中還稍穩定些,因此不適合用于紡織。
隨后卡羅瑟斯又對一系列的聚酯和聚酰胺類化合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過多方對比,選定他在1935年2月28日首次由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出的聚酰胺66(第一個6表示二胺中的碳原子數,第二個6表示二酸中的碳原子數)。這種聚酰胺不溶于普通溶劑,熔點為263 ℃,高于通常使用的熨燙溫度,拉制的纖維具有絲的外觀和光澤,在結構和性質上也接近天然絲,其耐磨性和強度超過當時任何一種纖維。從其性質和制造成本綜合考慮,在已知聚酰胺中它是最佳選擇。接著,杜邦公司又解決了生產聚酰胺66原料的工業來源問題,1938年10月27日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種合成纖維誕生了,并將聚酰胺66這種合成纖維命名為尼龍(Nylon)。尼龍后來在英語中成了“從煤、空氣、水或其他物質合成的,具有耐磨性和柔韌性、類似蛋白質化學結構的所有聚酰胺的總稱”。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1個回答
2018-07-27
2004-05-12
2014-04-15
2020-08-19
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