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錦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
提問者:印染師傅 | 瀏覽次數(shù): | 提問時間:
已有 1 條回答

馬建英
2019-09-10 11:24:06
南京云錦是用長五點六米,寬一點四米,高四米的傳統(tǒng)大花樓木織機,由拽花工和織手兩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織造出來的。織機由一九二四個機件組成,"拽花工"坐在織機上層,負責提升經(jīng)線,"織手"坐在機下,負責織緯,妝金敷彩。每天產(chǎn)量約為五公分,所為彌足珍貴。最近南京云錦研究所剛研制出的新夏裝,一件衣服只有49.5克,一兩都不到。南京云錦可以在一個服裝層面上表現(xiàn)絹、綢、羅、緞、紗,可以將金、銀、孔雀羽織進,這些都是別的服裝面料無法做到的。由于云錦長期用于專織皇室龍袍冕服,在織造中往往不惜工本,故而形成了云錦的圖案豐富多彩,花形碩大,造型優(yōu)美,設色濃艷大膽,尤以用金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變化多樣的特點,使云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木機妝花手工織造工藝便是這一特定條件下形成的集中體現(xiàn)云錦織造成就的唯一遺存。尤其是以"妝金,妝彩,妝孔雀羽"的"三妝"為特色的皇家用品,它的特殊浮雕鑲嵌式的立體效果,反映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審美追求,體現(xiàn)了科技與美學的交融。南京云錦的文化和藝術(shù)風格可以歸納為:整體藝術(shù)造型設計的靚美,彰顯暈色和諧的艷美,織造技術(shù)創(chuàng)新原理的精美,吉祥寓意紋樣圖案的奇美。她的風格流派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中國古代官補是中國封建王朝特定的顯示官員的地位高低的官服徽識,是南京云錦的特色品種。他飾于官服的胸前、后背,文官飾以飛禽;一品官為仙鶴補;二品官為錦雞補;三品官為孔雀補;四品官為云雁補;五品官為白鷴補;六品官為鷺鷥補;七品官為補;八品官為鵪鶉補;九品官為練雀補。武官飾為走獸:一品二品官為獅補;三品官為虎補;四品官為豺補;五品官為熊補;六品七品官為彪補;八品官為犀牛補;九品官為海馬補。南京云錦在繼承歷代優(yōu)秀絲織工藝技術(shù)的同時,不斷融匯創(chuàng)新技術(shù),把我國古代絲織工藝技術(shù)推上頂峰,成為"錦中之錦"。一九五四年,南京文化局成立"云錦研究工作組"。一九五六年十月,周恩來曾指示"一定要南京同志把云錦工藝繼承下來,發(fā)揚光大。"一九五七年云錦研究所成立。黨和國家許多領導參觀了南京云錦研究所,對其發(fā)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云錦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與特色。云錦價格昂貴。其昂貴的原因是其圖案精致,工序復雜和完成工序均由手工制作而成,且制作緩慢。如何提高勞動生產(chǎn)力,降低生產(chǎn)成本而增加效益,是民族云錦生存的關鍵問題。當今,人類已經(jīng)步入高度文明,高度信息化的文明社會,新技術(shù)、高科技已廣泛的運用到各行各業(yè)。電腦已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利用電腦解決了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各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諸多問題,把人們從艱苦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給民族服飾帶來全新的契機,民族的東西終究要吸引世界的目光。上海APEC會議,各國領導人身著傳統(tǒng)中國亦莊亦諧的錦緞面料的唐裝依次步入上?萍拣^時,使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注入了新的生命,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無限的商機,使全球掀起了唐裝熱。中華云錦的面料屬于綠色環(huán)保健康面料,更獲得人們的青睞,亦使中國古老的工藝發(fā)出新的光芒。(感謝南京云錦研究所提供部分資料和圖片)
南京云錦,因其絢麗多姿、燦若云霞而得名,集歷代織錦工藝之大成,而居中國三大名錦之首,之后為宋錦與蜀錦,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nèi)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的"中華一絕"。
南京云錦起源于距今1500多年前,在元、明、清三朝,均被指定為皇室御用用品,是皇袍冠帶、嬪妃衣飾的主要用料,也是皇室饋贈、賞賜的高貴禮品。清代設"江寧織造署",南京云錦進入鼎盛期,全城共有3萬多臺織錦,近30萬人從事織錦行業(yè),南京秦淮河邊機戶云集,杼聲不絕。
云錦工藝獨特,用傳統(tǒng)的提花木機織造,必須由提花工和織造工兩人配合完成,前者坐在織機上負責提花,后者在織機下織造,上下協(xié)同,兩個人一天也只能完成5-6厘米長云錦的織造,與一般織造的"通經(jīng)通緯"工藝不同,南京云錦使用的是"通經(jīng)斷緯"技術(shù),挖花盤織、妝金敷彩,織出逐花異色的效果,即從云錦的不同角度看,所織花色是不同的。南京云錦主要有"花緞"、"織金"、"織錦"、"妝花"四類,尤以"織金"與"妝花"兩種工藝成就最高。"織金"即用金箔切割成的金絲線進行織造,"妝花"的特點是用色多,五彩繽紛。由于云錦被用于皇室,所以云錦的用料考究,不惜工本,所用材料多為金線銀絲、真絲、絹絲、各類鳥禽羽毛等。目前,這種靠人的記憶編織的傳統(tǒng)手工織造方法仍無法用現(xiàn)代化的機器來替代。
40多年來,南京云錦的科研人員經(jīng)過努力,把瀕臨消亡的南京云錦織造工藝逐漸恢復,并搜集整理了云錦圖案和畫稿,培訓藝徒,恢復了失傳品種"雙面錦"、"凹凸錦"、"妝花紗"等,復制了漢代的"素紗禪衣"、宋代"童子戲桃綾"、明代"妝花紗龍袍"等珍貴文物,并征集收藏了900多件云錦實物資料,為南京云錦的研究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南京云錦又面向市場,開發(fā)了服飾、工藝畫屏、日用飾品等眾多工藝禮品及消費品,受到市場的歡迎。
在面臨全國真正懂云錦技術(shù)的人員不足百人的情況下,2001年,南京云錦正式申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口頭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已被列入候選項目
南京云錦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織造歷史。其木機妝花是中國4700多年絲綢織造史、300多年的織錦歷史中,唯一流傳至今尚有不可被機器取代,挖花盤織憑心的記憶編織的傳統(tǒng)手工織造工藝。南京云錦的工藝總是靠手傳口授,代代相傳。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shù)水平的織物。而南京云錦則集歷代織錦工藝之大成,位于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先后在南京設立過"以官領之,以授匠作"的官立織造機構(gòu)。元為"東、西織染局"。明有"內(nèi)織染局"、"神帛堂"、"供應機房"。清為"江寧織造局"。江寧織造局共存時間為二百六十多年,其間主管織造的官員達數(shù)十人。其中曹璽、曹寅、曹、曹祖孫三代歷任江寧織造達六十五年之久。曹家在江寧除擔負織造御用緞匹的一切事務外,還兼任為皇室在江南的采購,辦事,奏報的一切事務。
南京云錦是用長五點六米,寬一點四米,高四米的傳統(tǒng)大花樓木織機,由拽花工和織手兩人相互配合手工操作織造出來的?棛C由一九二四個機件組成,"拽花工"坐在織機上層,負責提升經(jīng)線,"織手"坐在機下,負責織緯,妝金敷彩。每天產(chǎn)量約為五公分,所為彌足珍貴。最近南京云錦研究所剛研制出的新夏裝,一件衣服只有49.5克,一兩都不到。南京云錦可以在一個服裝層面上表現(xiàn)絹、綢、羅、緞、紗,可以將金、銀、孔雀羽織進,這些都是別的服裝面料無法做到的。由于云錦長期用于專織皇室龍袍冕服,在織造中往往不惜工本,故而形成了云錦的圖案豐富多彩,花形碩大,造型優(yōu)美,設色濃艷大膽,尤以用金為其特色,配色自由,色彩變化多樣的特點,使云錦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木機妝花手工織造工藝便是這一特定條件下形成的集中體現(xiàn)云錦織造成就的唯一遺存。尤其是以"妝金,妝彩,妝孔雀羽"的"三妝"為特色的皇家用品,它的特殊浮雕鑲嵌式的立體效果,反映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審美追求,體現(xiàn)了科技與美學的交融。南京云錦的文化和藝術(shù)風格可以歸納為:整體藝術(shù)造型設計的靚美,彰顯暈色和諧的艷美,織造技術(shù)創(chuàng)新原理的精美,吉祥寓意紋樣圖案的奇美。她的風格流派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相關問題
-
2018第17屆南京國際紡織品面料輔料博覽會是什么時候?
1個回答
-
南京繡花線在那里有賣?
2個回答
-
2018年南京什么時候開紡織展銷會?
2個回答
-
南京服裝輔料市場在哪里?
2個回答
-
云錦絨是什么面料
1個回答
相關資訊
-
什么是南京云錦?南京云錦在哪
2024-01-08
-
南京云錦博物館新館首展亮相
2015-04-24
-
中英設計師聯(lián)合設計云錦禮服 共同傳承南京非遺文化
2016-08-09
-
云錦服裝有望走進英國皇室衣櫥
2015-11-02
-
云錦和緙絲哪個貴 云錦和緙絲一樣嗎 有什么區(qū)別
2019-08-22

- © 1999-2025
- 全球紡織網(wǎng)
- |
- 關于我們
- |
- 網(wǎng)站地圖
- |
- 紡織產(chǎn)品
- |
- 商鋪導航
- |
- 聯(lián)系我們
- |
- 投訴建議
- |
- 管理制度
- |
- 友情鏈接
- |
- 立即申請入駐
- |
- 浙B2-20110117-10